馬祖二十來個村落,總共有六十幾座大小廟宇,平均一村三座廟,密度勇居全國之冠。

特別的是,廟宇長相和台灣不太相同,這裡廟宇規模比較小,鮮少看到台灣廟宇常見巧奪天工雕刻藝術與樑枋彩繪,倒可以欣賞馬祖特有的「風火山牆」,與天空交織成美麗的幾何圖樣!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為了防風和防火,馬祖各島廟宇形式大多是「風火山牆」,也就是兩側山牆高過屋頂。牆面樣式有好幾種,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主,其中又以火焰形最常見。因為兩側牆面高聳入雲霄,屋頂多以簡潔線條為主,迥異於閩南式屋頂的華麗雕飾。

「風火山牆」源自何處?其實「風」火山牆本來叫「封」火山牆,最早由徽州人(今安徽最南部與江西東北部)引進福建地區,由於這種建築造型的外牆具有防風防火功能,很適合多風多木造建築的福建,所以廣受福州人沿用。

「封火」與「風火」在字義上有異曲同工之意,當地居民逐漸改稱為「風火山牆」。馬祖地區絕大多數居民來自福州長樂、連江、羅源一帶,「風火山牆」建築形式順勢流傳到這裡,名稱也沿襲至今。

近幾年,即使在大陸福建沿海一帶,也很少看到「風火山牆」廟宇造型,反而在馬祖地區廣為流行。不但舊廟屬於「風火山牆」形式,新建的廟宇幾乎也都採用這款造型。

如火焰又似波浪般起伏的「風火山牆」,不論搭配波光粼粼的海浪、或是風韻猶存的老石屋,都是如此美妙和諧。宗教原本就有撫慰人心之效,看著「風火山牆」在晴空劃下的優雅曲線,一股詳和寧靜的感覺泊泊流入心頭!

 

※ 你可能對這篇有興趣 →上百座教堂的盧昂:百鐘空中迴響之城

※「風火山牆」參考資料:「馬祖地區廟宇調查與研究」一書

 


馬祖特有的「風火山牆」
,也就是兩側山牆高過屋頂,是為了防風和防火

 


牆面樣式以「五行」為主,圖中這間廟採用火型和水型兩種山牆,比較大的是火形,右邊比較小的是水形

 

 


馬祖居民大多來自福建閩東一帶,民間信仰文化也自原鄉飄洋過海來到馬祖

 

 


馬祖平均一村三座廟,密度勇居全國之冠,村裏常常可見各式廟宇,像圖中就有兩間廟

 


「風火山牆」兩側牆面高聳入雲霄,屋頂多以簡潔線條為主,這間已經算是華麗派的

 


「風火山牆」豐富多采的樣式,高低錯落起伏的變化,亮麗的色彩也很殺底片哩

 



不論是充滿陽剛張力的火焰形,或是溫文柔美的水形,搭配周遭景物都非常美妙和諧

 

 


對於以海為生的子民,宗教是無所不在與無遠弗屆的慰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