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有三多:古寺多、古墳多、考古遺址多,尤其奈良市南方飛鳥地區(漢字也寫為明日香村)更是集三者大成。6世紀末起日本首都就建在飛鳥地區,曾是政治文化中心,古墳時代蛻變為律令國家亦始於此,很多宮殿都蓋在這裡,是非常重要的考古資料。日本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片珍貴無比文化遺產而整備為60公頃的「國營飛鳥歷史公園」,共分5大區:祝戸地區、石舞台地區、甘樫丘地區、高松塚周邊地區、キトラ古墳周邊地區,古蹟散布各地幅員遼闊,想逛完少說要花三天,以腳踏車移動最便捷。我們只有短短一天不能太貪心,先搭巴士探索最知名的石舞台、高松塚、岡寺。

 

明日香周遊巴士往返於橿原神宮駅與飛鳥駅間,主要景點皆可抵達,半小時至一小時一班。從近鐵奈良站到橿原神宮站不到40分鐘,在車站花650円買「明日香周遊巴士1日乗車券」後到東口搭車。巴士行走在蜿蜒丘陵路上,兩側盡是平疇田野、阡陌綜橫,農舍民家點綴其間,很難想像這裡曾有過的衣香鬢影與繁華榮光,徒留滄海滄田物換星移之嘆。

距今1400多年前,建都飛鳥的大和王權在政治、社會與藝術等各方面開始發生巨大變革,中央集權天皇體制正式成形,佛教的引入改變社會結構,孕育獨特藝術文化,更重要的日本國稱呼從「倭」改為「日本」亦是自此時開始,因此後世有學者將飛鳥之地喻為「日本心之故鄉」,畢竟這裏是形塑今日日本的源起啊。 

橿原神宮站東口搭「明日香周遊巴士」

在車站花650円買的「明日香周遊巴士1日乗車券」,會附贈地圖
主要景點都會到

 第一站先到石舞台古墳,看板上的圖是當年古人搬運巨石方法


圖片 1.JPG石舞台古墳:不論遠觀或近看這座日本規模最大方形墳,都能感受它魄力十足的氣勢,矗立在平疇中的獨特造型彷彿來自異世界,尤其正中央巨大平坦天井石足可供一組小樂團在上面表演,正如其名「石舞台」。

石舞台古墳屬於横穴式石室,推估建於6世紀末~7世紀初古墳時代後期,原本墳丘上的封土早已流失,只剩巨大石室裸露風中。當時古墳大多以泥土為建材,面積較小或呈現山丘狀,石舞台卻與眾不同的以三十塊大小不一堅硬花崗岩建成,總重量達2,300噸,光天井石就有77噸,這些花崗岩來自冬野川上流3公里的多武峰山腳下,令人對距今1400年的搬運及土木建造卓越技術大為折服。原先埋葬誰眾說紛紜,目前最有力說法是飛鳥時代政治家與權臣蘇我馬子。

周圍群山環繞

滄海滄田物換星移只存一片原野,冬天更顯蒼茫
 


石舞台座落丘陵台地上

日本規模最大的横穴式石室,也是飛鳥地區代表性古墳


石舞台以三十塊大小不一堅硬花崗岩建成,總重量達2,300噸,光天井石就有77噸

隨歲月流逝埋沒荒煙漫草中數百年,直到1933年才被發掘

往羨道(入口與玄室之間的通道)及玄室(遺骸擺放空間)的階梯

羨道(入口與玄室之間的通道)長約11公尺、寬2.5公尺

玄室(遺骸擺放空間)長約7.7公尺、寬約3.5公尺、高約4.7公尺


置身巨大玄室中真有異世界的fu

古墳被發現時,陪葬品早已盜採一空,只剩下一些土器與銅器


石室內部建有排水施設,可見1400前已有先進土木建築技術

 不論遠觀或近看這座日本規模最大方形墳,都能感受它魄力十足的氣勢

 
 昔日繁華都城早已隨煙逝的歲月沒入塵土中,只留下明媚風光

圖片 1.JPG岡寺:從石舞台搭周遊巴士2分鐘即可抵達「岡寺前」站,寺院位於岡山山腰,還要走一段上坡路(看板寫450公尺)。參道循著山勢蜿蜒而上,兩旁民宅櫛比鱗次。步行10分鐘到參道盡頭,千年古寺躍然眼前。

1300年前奈良時代,法相宗祖師爺義淵奉天智天皇勅願在岡山建立岡寺,別稱「龍蓋寺」,江戶時代前都屬於法相宗興福寺末寺,江戶時代後才屬於真言宗豊山派長谷寺末寺。不論宗派為何,因為是西國三十三所第7番札所,也是日本最古老厄除祈願靈場,自古以來香火皆非常鼎盛。不過可能是非假日緣故,路上沒甚麼遊客,冬日午後一派靜謐祥和。


「岡寺前」站下車後,穿過這鳥居就踏入參道


參道兩側古意盎然,有不少餘韻猶存的古民家


循著山勢蜿蜒而上,也有櫛比鱗次的民宅


貌似製作瓦片的店家


參道突然變狹窄


一路上坡,感覺不只450公尺


終於到了,氣派的仁王門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慶長17年(1612)再建
仁王門屋簷四角安放裝飾用的兩隻哼哈獅子、龍和虎,極其罕見

 


7世紀末建的千年古寺


岡寺本堂,奈良縣指定文化財文化2年(1805年)建


本堂供奉土塑如意輪観音坐像,高4.85公尺,每年4~12月准許入內參拜,此時二月來還未開放

 
威容莊重的土塑如意輪観音像,是日本最大塑像,現在佛身塗料已經剝離褪色,
嘴邊和眼旁仍然保留8世紀製作當初上色的色彩
據說是弘法大師摻和日本、中國以及印度三國泥土塑造這觀音像
與東大寺、長谷寺並稱日本三大佛





龍蓋池:這傳說就是岡寺亦稱「龍蓋寺」由來,也是岡寺「厄除信仰」緣起
話說古代此地有為非作歹惡龍一隻,岡寺開山祖師義淵僧正以法力將惡龍封入池內並用大石蓋頂
寺院內仍存有「龍蓋池」,據說觸摸蓋頂石則會下雨


三重寶塔:岡寺前一座三重塔在1472年因颱風倒塌後來為紀念弘法大師薨去1150週年,
1984年破土重建三重塔,1986年竣工


三重塔屋簷裝飾的古琴,在日本極為罕見


大師堂,昭和年間建立,弘法大師御本尊。
堂前大師年幼時期的『稚兒大師像』保祐小孩身體健康
巡遊四國時的『修行大師像』則是祈願大人足腰健全、身體健康

鐘樓堂,建築年代不明推估江戶時期建

 
岡寺的祈願守都很特別,像這個「龍玉願い珠」


龍蓋寺顧名思義與龍有深厚緣份,「龍玉願い珠」是龍神持有的如意寶珠,能夠成就眾生願望




厄除札


Q版如意輪観音繪馬


這年2017年是丁酉雞年,當然有雞開運物


雞年木雕製品


還有可愛的龍神木雕製品


健腳御守


厄除仙貝:以紅豆為材料,因為在密教,紅色代表敬愛,也是消災解厄重要顏色


登高一覽岡寺


眺望明日香村重巒疊翠


御朱印是一定要的


很樸素的御守

 

圖片 1.JPG高松塚古墳:繼續搭周遊巴士來到最後一站飛鳥西南高松塚古墳,1972年被當地農民意外發現成為二戰後最大考古發現之一,是飛鳥地區必看景點。

高松塚是藤原京期(694年~710年)築造的終末期古墳,採下段直徑23m、上段直徑18m、高5m的兩段式圓形設計。被葬者身分有好幾種說法,天武天皇皇子、或飛鳥至奈良時期貴族石上麻呂、或朝鮮半島王族(高句麗或百濟王族),不論是哪種,都是身分地位相當高貴的人物。

1972年展開發掘調查,墓室內的彩色壁畫是日本考古學史重大發現。這些壁畫以紅色、藍色、黃金色和銀箔色勾畫而成,包含侍女群像、男子群像及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墓室頂部還繪有星宿圖,可見飛鳥時代已有宇宙観。西側牆上侍女群像更因美麗絕倫被稱為「飛鳥美人」,從畫中人物裝束與手持物品看來,受唐朝墓葬壁畫影響頗深,這些壁畫都在1974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由於壁畫歷經千年毀損嚴重逐年劣化,2007年開始將墓室解體修復,到今年剛好10年,花了34億円以上,實在令人佩服啊!目前墓室不開放參觀 ,想看壁畫可在古墳旁「高松塚壁畫館」欣賞仿真壁畫,還有石室復原模型、仿真陪葬品等珍貴文物。


高松塚古墳離飛鳥站很近,一下周遊巴士就看到飛鳥歷史公園館前的仿古石雕
 




飛鳥歷史公園館有飛鳥歷史公園4區域的介紹及史跡立體模型、映像介紹


館內還展示與飛鳥時代有關知名漫畫 


往高松塚古墳路上可飽覽田野風光,冬天一片黃,春夏比較美


滄海桑田




冬天稻田休耕中


藤原京期(694年~710年)築造的高松塚古墳


20世紀60年代被附近農民發現是日本考古界一大盛事


旁邊是天武天皇陵
天武天皇(公元631—686年)即大海人皇子,是日本第40代天皇,中大兄(天智天皇)的胞弟。
他不僅文武雙全德才兼備且還擅長天文學、精通占星術
在他執政期間,進一步加強天皇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鞏固和發展大化改新的成果


壁畫館復原壁畫中的侍女群像,無論面容、體態,還是服飾、持物,均存有隋唐時代仕女圖風韻


壁畫儘管稍有退色,依舊可見鮮豔色彩,畫中的人物與衣著、色彩幾乎與唐朝壁畫一樣


敞仰在飛鳥地區能感受文化與大自然共融的美好


回飛鳥站

雖然昔日繁華都城早已隨煙逝的歲月埋入塵土中,只留下明媚風光,敞仰在飛鳥地區恬適田野與悠遠歷史中,依舊能感受文化與大自然共融的美好,令人忘記時間流逝。這趟只看了三處景點,還有飛鳥寺、橘寺、龜石、猿石、酒船石、飛鳥宮跡等等,飛鳥地區櫻花時節也非常美,以後一定要騎腳踏車一一造訪。

arrow
arrow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