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來羞赧,雖然常常往日本跑,平凡市井小民的我卻從來不曾、也不敢想過要去台灣或日本的高檔料理餐廳吃會席料理(或懷石料理),畢竟一套價格不斐。所以這次住美娜青山渡假村,一看到晚餐印著斗大的『會席料理』四字,真是抱持高度期待呢!


以高級特殊美術紙印製的Menu,揭開優雅的序幕

在台灣比較常聽到懷石料理,它早就成為高級日本料理的代名詞,那什麼是會席料理呢?原來會席料理發音和懷石料理相同,不過,從茶道中發展出來的懷石料理注重「吃的意境」,特別講究食物與四時遞嬗之間衍生的和諧禪意。而會席料理則源於十七世紀江戶時代,是武士在儀式與筵席中享用的正統日本料理,因為當時武士們聚會習慣邊飲酒邊吟詩作對,所以吃法比較自由,不會拘泥規矩禮法,以輕鬆方式暢飲美酒佐以美食。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特性,讓會席料理成為目前日本最普遍的宴會料理。

不論是會席料理或懷石料理,都是多達十幾二十幾道菜的套餐,每道菜份量雖然很少,卻充滿味覺與視覺的享受。我們的晚餐是十道菜的橘會席,來一道一道看看有哪些讓我們大開眼界的菜色吧:(菜單的日文意思我是用土法煉鋼上網查的,如果有錯誤或是有補充的歡迎留言喔!)


再看清楚一點

 

 
先付,就是前菜,這道口感像果凍的料理非常清爽,做為前菜來喚醒味蕾真適合。
看menu小小一碗用上不少食材,有南瓜、冬瓜、茄子、山葵、秋葵(オクラ),還有雲丹?這是啥?
我回家一查竟然是馬糞海膽!就是壽司上常見、黃黃的、有一點像ㄣㄣ的海膽!
取這名字會不會太夢幻了?不過好吃的海膽的確會使人有騰雲駕霧的快感啦!
當然我們吃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雲丹是甚麼,加上不會日文也無從問起,
所以沒注意裏面竟然有這等珍饈,
現在看照片,應該是右側那一坨黃黃的東西吧。。。

 


八寸,是指擺設精巧細緻的冷盤,就是左邊的方盒(右邊是另一碗前菜)
鯰魚干、鯛魚與鴨肉雖然都很小塊而且冷的,
不過與其它哇嘎哩媽謝的食材搭配,展現更豐富的層次,口感倒是不賴。

 

 
椀物=吸い物,一般是裝在漆碗裏的清湯,別看這小小一碗,材料可豐富了,
Menu上看得懂的有人蔘、牛蒡、椎茸,鴨つみれ大概是丸子裏有鴨肉吧,雖然我完全吃不出來;
還有錦糸玉子,原來是蛋皮,日本人實在厲害,連蛋皮也能賦予這麼優雅的名字;
「花茗荷」的名字也很詩意,「茗荷」是日本香菜類代表,茗荷的花具有特殊香氣、色彩、辣味,
是季節感明顯的香菜君王,常常運用在小菜、湯、酢漬、油炸、醬菜等料理上。
整碗湯甘甜鮮美,都是用天然食材去提味,吃得出來沒有添加多餘的佐料。

 


向附=時令刺身,鮮嫩無比入口即化的鮪魚、平目魚(就是比目魚)、還有湯葉(豆皮是也),
幻化成這道令人炫目的料理。為了保持鮮度,底下還鋪上厚厚的冰塊,上桌時還冒著冰冷的煙霧哩!

 


切得晶瑩剔透的平目魚某部位,小牛非常好奇興奮拿起來打量

 


煮物是以燉煮方式料理食材,外圍包覆的果肉,吃的時候覺得像南瓜,
可是看「プッチーニ含め煮」,「プッチーニ」不是音樂家普契尼嗎?
查了半天才知道真的是南瓜,也就是在南瓜裏包著伊賀產豬肉塊燉煮。
只是我還是不懂為甚麼南瓜要叫做プッチーニ?
甜美的南瓜配上香醇的燉肉,在口中瞬間變成濃郁得化不開的的豐富口感

 

 
台の物=主菜。當我們還沉浸在一道道目不暇給的美味中,今晚的重頭戲才正要來臨。
首先端上紙火鍋,裏面只簡單放了鹹酸梅和昆布做湯頭...


接著將青菜、菇類、蔥花等放進紙火鍋裏同煮,
看那伊勢天然鯛的亮麗色澤與鮮明紋理,令人垂涎.........


水滾後,將伊勢天然鯛放進火鍋裡涮一下即可食用。本來我一向對魚湯類的食物敬而遠之,
深怕有腥味,沒想到這鯛魚涮涮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美味,
鯛魚輕輕涮過後入口,肉質又嫩又甜,非常新鮮沒有腥味,完全不需要調味料。
湯汁萃取了多種蔬菜的精華,清新爽口令人驚艷,搭配鯛魚吃更是相得益彰

 


留肴:這道獨樹一格的料理應該是夏天才會供應的冷盤,
它是把番茄去皮稍微冷凍後,裏面塞入玉米口味的慕斯。
吃起來冰冰涼涼、酸酸甜甜,剛好將先前口中互相激盪的各種味道做完美的調和。

旁邊一粒粒的叫「順才」,查一查原來它來頭不小,各國古籍中都有記載,幾千年前就被當作食材。
日本古書「古事記」、「萬葉集」裏叫做蓴菜(ぬなは,或名蒓菜);
中國的「詩經•魯頌」(註1)、「周禮•天官」(註2)提到的茆就是蓴菜的別名;
「世說新語」還記載著「千里蓴羹」(註3)的名言。為什麼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多年生水生植物自古就那麼受歡迎?原來它的嫩芽和之前被炒得火紅的寒天一樣富含膠質,所以備受喜愛,常用在日本正式料理中。尤其現在很多地方都絕跡了,更被視為珍貴食材哩!


お食事與留椀:會席料理的白飯都是倒數第二道才上桌,搭配一些醃漬物和味噌湯(留椀),
跟中式料理一邊吃飯一邊配菜大不同。為甚麼白飯那麼晚才出場,據查是因為會席料理都會喝酒,
所以在用餐快結束的時候吃飯有助於解酒!這跟我的認知真不一樣,
白飯一開始就出來,填一下空腹再喝酒不是比較不傷胃也比較不容易醉嗎?
難怪日本人在正式場合很容易喝醉。
不過還真的要吃飯才有飽足感,畢竟先前道道佳餚都只有ㄧ咩咩而已。

 


水果子,就是甜點,Q彈滑嫩杏仁豆腐上的膠狀物竟然是薰衣草口味,想必是採自香草花園裏,
上面紅紅的是枸杞。杏仁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枸杞更不用說了,
也是早在千年前就倍受喜愛的養生聖品,具有明目補肝、滋腎潤肺、抗衰老提升免疫力的廣效。
薰衣草則有鎮靜、放鬆心情的效果。連甜點都如此健康取向,搭配起來又是這麼美味,
為這頓會席料理初體驗劃下完美句點。

 

細細品嘗就可以發現,每道料理都別具巧思,而且儘量選用滋補養身的健康食材,像南瓜、秋葵、人蔘、牛蒡、椎茸、杏仁、枸杞、各式菇類、順才,其中不少還是高檔營養保健蔬菜。它們和魚肉、豬肉等肉類搭配竟然可以創造出這麼美妙的口感,加上精緻的餐具、細心的擺設,原來會席料理也可以吃得這麼健康!

 

同場加映:隔天的早餐Buffet也不錯,不過跟台灣飯店的豐盛還是略遜一籌








註1:早在周朝《詩經•魯頌》裡面就提到:「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意思是說:「在泮水之邊,採了蓴菜做羹,魯國的君侯大駕光臨,就著水景喝酒,非常開心。」

註2:《周禮•天官》裡面也有以淹漬的蓴菜做為祭祀食物的記載。

註3:魏晉時代兩則有名的典故,更與蓴菜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一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的「千里蓴羹」:吳國的陸機到北方拜訪王武子,北方人王武子就拿了數斛的羊酪,放在陸機前面,驕傲的對他說:「你們江南有什麼東西比得上這種飲料呢?」陸機回答說:「千里湖的蓴羹,在還沒有放鹽豉之前就已經足以和羊酪媲美了!」,「千里蓴羹」的名言便由此而生。

另一則故事則出自《晉書•張翰傳》:張翰是東晉時候的吳郡人,才高八斗,富於文采,個性卻非常率真自然,不拘小節,當時的人都稱他為「江東步兵」,後來齊王冏征召他做「大司馬東曹掾」,當時齊王執政,政治情勢非常詭譎複雜,張翰曾經對他的同鄉顧榮說:「天下局勢紛亂,災禍隨時會降臨,但是擁有四海之名的人,想要求退抽身,實在非常困難。」,兩人不禁就難過了起來。

後來有一回張翰見到秋風乍起,想念起吳中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求名爵乎!」,意思是說:「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順應自己的志向,活得自由自在,怎能為了名利,離家千里求官,使自己身心受到羈絆呢!」。於是辭去官職,命令手下備車,直接回到故鄉。後來他的上司齊王起兵叛亂,失敗之後,齊王手下官員都受到了牽連。張翰因為已經辭官,得以保全性命。因此後人對於張翰的高瞻遠矚非常崇敬,宋朝陳普在其《秋日即事詩》中就提到「季鷹自是知機者,一念蓴鱸便到吳。」,正是讚許了張翰深具遠見,而張翰「鱸膾蓴羹」的典故,也成為中國人思鄉的一個代名詞。

深受中國古文化影響的日本,也將蓴菜做為望郷のシンボル(思念故鄉的代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