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去部落,我都喜歡到小學看看,可是在司馬庫斯逛了半天,怎麼都沒看到學校?難道小朋友要翻山越嶺到對山新光國小上學?

趁著在部落裡唯一咖啡廳喝咖啡的時候,我問了裡面幫忙的小男生,他指向不遠處,原來入口那棟被山林環抱、如童話般的大木屋,就是此地唯一學校─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還沒有成立實驗分班前,部落的小孩,的確只能跋山涉水到對山新光國小就讀,新光部落和司馬庫斯部落直線距離看似近在咫尺,其間卻相隔深不可測的塔克金溪山谷,路程約25公里,要花三個多小時,而且山路險峻狹窄,不可能每天往返。孩子們從幼稚園開始就得住校,假日才能回家團聚。長期離開父母,身心都容易產生偏差,加上颱風帶來的土石流常常沖毀到新光國小的道路,讓求學之路既遙遠又艱辛。

部落的頭目、長老與族人不斷爭取在部落成立學校,一度揚言罷課,拒絕到新光國小上課,發起部落自學行動。最後新竹縣政府終於在2003年設置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讓小朋友能就近讀書。但是這畢竟只是實驗分班,不是正式學校,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以及政府財務困窘,許多偏遠、迷你小學都被裁併、甚至廢校命運的情況下,司馬庫斯實驗分班每年也必須面臨接受評鑑決定存廢的窘境,每次師生、族人都全力動員準備評鑑,希望能通過,讓實驗分班不致被廢,小朋友才能繼續就近就讀。全體族人最大心願還是希望在司馬庫斯成立全台灣第一所泰雅族森林小學,讓學習的命脈根留部落。

實驗分班像童話屋般的連棟式木造建築出自排灣族設計師之手,由族人共同搭建而成,我們看到有一、三、四、六年級,每班桌椅兩三張,學生應該頂多十幾個吧。雖然校舍只有2棟建築,其實放眼望去,整座部落與山林就是一所蘊藏豐富自然生態的學校啊。

我們還問到國小畢業後怎麼辦,剛好是國中生的小男生說,上國中後就必須到車程3小時的竹東就讀,部落以共同金在竹東買了一棟房子作為學生宿舍,還安排部落裡的婆婆媽媽們每週輪值到宿舍幫忙,所以還不至於沒人照顧。

對照起司馬庫斯這些每年都要擔憂沒地方上學的孩子,平地的小孩真的很幸福啊!


2003年才設置的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爬上石階就是校舍

 


校舍只有2棟連棟式木造建築出自排灣族設計師之手

 


有一、三、四、六年級,一年級和三年級在同一棟

 


四、六年級在另一棟

 


正值假日沒上課,這六年級教室看起來只有兩張桌椅

 

 


貼在窗上四年級小朋友的學習單,畫得真不錯哪

 


也有操場喔

 


全體族人最大心願是希望在司馬庫斯成立全台灣第一所泰雅族森林小學,讓學習的命脈根留部落

 

 

木造小教堂的榮光

司馬庫斯第一晚的桃花季營火晚會,是在小教堂前舉行,第二天我們特地來到這個部落的信仰中心。司馬庫斯從1948年就開始接觸基督教,不過以前的教堂很簡陋,現在的教堂是1999年才完工,全部原木打造。走進教堂,原木溫暖的色澤,搭配內部的間接照明,莊嚴沉靜,令人忍不住想坐在裡面放空冥想。而且這棟教堂很環保,裡面的十字架是用LED燈光製成,不只省電,還顯得與眾不同。

雖然曾經是一般人心目中交通不便遙不可及的黑暗部落,電來了以後,加上道路開通,多年前經濟部就將司馬庫斯列為全台首創節能照明示範點,這裡是全台最晚取得供電的地區,卻願意率先來響應照明革命的活動,每年能節省60%的電力,意義更非凡。

在全體族人努力下,
司馬庫斯一直力行環保與節能,與大地合諧共生,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前一晚營火灰燼還躺在教堂前草地上

 

 


教堂內部原木溫暖的色澤,搭配內部的間接照明,莊嚴沉靜

 


十字架是用LED燈光製成,不只省電,還顯得與眾不同

 


司馬庫斯教堂將迎接六十周年一系列慶祝活動

 

 


樣式簡單的窗戶裝飾圖案,和部落質樸的氛圍倒是搭配得恰到好處

 

 


教堂裡還有全套樂隊配備,讓孩子也有機會接觸音樂

 

 


部落推動省電燈具,還將燈罩外觀改造成充滿原住民風味的藝術作品,科技結合傳統文化相當迷人

 


部落裡唯一的咖啡廳也都用省電照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