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安時代以來,王公貴族們對嵐山、嵯峨野的山光水色就大為青睞,常到此遊獵行樂,不但蓋了不少別莊離宮,歷史故事與古典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出現這兩個地名。
平家物語最有名的橋段之一:「祇王」故事,更為嵯峨野增添些許悲戀的色彩。
山林間的嵯峨野還保有遺世獨立的雅緻
現在的嵐山、嵯峨野依舊相當受到觀光客歡迎,是京都最具代表性觀光名勝之一,但是嵐山似乎過度商業化了,到處林立的商店、蜂湧而至來搭トロッコ小火車的觀光客,嘈雜喧鬧聲中已經感受不到曾經有的悠閒風情。倒是山林間的嵯峨野還保有遺世獨立的雅緻,令我們流連忘返!
在一個懊熱難當的盛夏,我們從トロッコ嵯峨駅與一團團人潮搭上小火車,木頭打造的車身相當精緻,但是沿途風景平淡無奇,可能秋天楓紅時節才有可看性吧!於是就在車掌以不標準中文獻唱「高山青、澗水藍」後,我們在嵐山駅下車,往嵯峨野深處走去,尋訪平家物語裡的「祉王寺」。
擺脫車站附近俗世的人潮,進入綠意盎然的林蔭小道,周遭頓時幽靜許多,只有蟬聲唧唧唱和著,偶有幾個背包客擦身而過。幽長的小徑彷彿通往內心深處,靜謐的氛圍讓暑熱引起的煩躁安定許多,果然是隱世遁俗的好地方!
綠意盎然的林蔭小道彷彿通往內心深處
綠到不行的翠葉驅走暑意
祉王的眼淚─祇王寺
在平家物語裡,祇王是一名舞女,因為當時舞女們是穿著白絹便服起舞,所以有一個很文雅的名稱叫「白拍子」。深受平清盛寵愛後,麻雀變鳳凰,不但有豪宅可住,連她的母親妹妹也過著安富尊榮的生活。祇王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大約三年後,有一天加賀國名叫「阿佛」的白拍子不請自來要表演,祉王安撫想將阿佛逐回的平清盛,請求清盛至少看阿佛舞一曲。結果不跳還好,這一跳,平清盛整顆心被她嫵媚多姿與曼妙歌舞迷得神魂顛倒如癡如醉,立刻要祇王搬走讓阿佛住進來。雖然平安時代是一夫多妻妾的社會,男人變心比翻書還快,一夜情的露水姻緣司空見慣,失寵於平清盛的女人不知凡幾。不過祇王還是非常傷心,一邊哭著收拾衣物一邊在紙格扇上寫了一首短詩:
同是原上草,何論枯與榮;他日秋霜至,一樣化灰土。
意思就是暗示阿佛總有一天也會被平清盛拋棄,跟她一樣被遺忘得一乾二淨。
隔年平清盛派人傳話告訴祇王說,佛御前(阿佛)覺得日子很無聊,所以宣召她上殿獻舞慰藉佛御前。祇王雖然百般不願但是無從抗命。她強忍悲痛,在眾人面前舞出一曲,讓在場觀眾都感動流淚,結果平清盛竟然要求她要常去表演歌舞慰藉佛御前。祇王感嘆人世無常男人無情,不想得罪平清盛唯有離開京都,乾脆和母親、妹妹一起到嵯峨野往生院落髮為尼長伴青燈古佛,當時祇王不過是芳華正盛的21歲。後來阿佛也被逐出,索性看破紅塵也來到往生院出家,四人就在深野裡的小尼姑庵度過餘生。
原名往生院的祇王寺非常小巧,四個女人在這裡生活好像太擁擠了。不過秀麗典雅的風情,或許可以聊慰她們抑鬱的心吧。周圍環繞著高聳入雲的竹林,毛茸茸的青苔地毯 編織出如夢似幻的影像,樸實的庵房隱身在濃密樹林間。樹蔭遮蔽了青空,偶而有一絲餘光透過葉間縫隙斜映在草庵與青苔上,草庵裏佛壇上供奉著鐮倉時代的祇王與平清盛等雕像,寺內ㄧ角有祇王與妹妹母親的墓,以及平清盛供養塔。儘管每天早晚在大日如來前虔心念佛,祇王還是比平清盛早一步遠離塵世,只能嘆紅顏薄命啊!
古代女子似乎總是與悲劇脫離不了關係,常常年紀輕輕就出家,就現代眼光來看真是傻,不過在那個男性霸權支配的世界、女人唯有依附男人才能得到一切,一旦失去依恃,出家或自裁成為女性無奈的宿命,往往落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無聲無息消逝在歲月洪流中。比起來,這個年頭的女性的確幸運得多,只要自己願意,都能活出光彩的自我。
祇王寺狹小的入口
芳華正盛的祇王在深野裡小尼姑庵度過餘生
樸實的庵房隱身在濃密樹林間
祇王寺的青苔也非常美麗
樹蔭遮蔽了青空仿佛祇王抑鬱的心
高聳入雲的竹林更添雅緻風情
佛壇上供奉著鐮倉時代的祇王與平清盛等雕像
祇王與母親妹妹的墓,還很好心的放了平清盛供養塔
吉野窗,又稱虹窗,因為窗外光影投射進來有時如彩虹
從簡陋庵室向外看的美景
Travel Tips:
我們如何到嵐山、嵯峨野
1.搭地鐵烏丸線到烏丸御池轉東西線至太秦天神川站下車(250円)
2.搭嵐電天神川駅在嵐電嵯峨駅下車(200円),走到トロッコ嵯峨駅搭トロッコ火車,トロッコ嵯峨-トロッコ亀岡來回
3.回程在トロッコ嵐山駅下車,遊常寂光寺→祉王寺→大河內山莊→野宮神社→天龍寺
4.回到嵐電嵐山駅→嵐電天神川駅(200円)
5.地鐵東西線太秦天神川站至烏丸御池轉地鐵烏丸線到京都車站吃晚餐(250円)
6.京都車站搭BUS回烏丸五條旅館(220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