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代著名女詩人與謝野晶子曾經這樣歌頌鎌倉大佛:
鎌倉大佛釋迦牟尼,彷彿美男子矗立在森林中」(鎌倉やみほとけなれど釈迦牟尼は美男におわす夏木立かな),雖然這樣的審美觀可能無法得到所有人認可,不過鎌倉大佛的確是鎌倉最具知名度的觀光代言「人」,更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國寶呢。 

 

搭江ノ電到長谷站下車,步行十來分鐘,就可到達鎌倉大佛所在的淨土宗寺院「高德院」。穿過觀光客絡繹不絕的仁王門與山門,巍峨雄偉的阿彌陀佛身形立刻躍然眼前。這尊高13.35公尺,重約93噸的青銅巨佛,僅次於奈良東大寺的銅製釋迦牟尼大佛(15公尺高),勇居日本第二名,矗立在青空下更顯得莊嚴肅穆。

不過這麼偉大的建築,卻有謎團重重的身世。專門記載鎌倉幕府歷史的正史「吾妻鏡」中,僅簡要敘述建長4年(1252年)開始建造八丈高金銅大佛,至於為何而建或由誰所造等其它資料則付之闕如,實在有違鎌倉幕府勤於紀錄重要事蹟的一貫作風。數百年來,各種故事圍繞著祂,連目前現場看到的大佛由來說明看板,主要也是根據傳說整理而來。

 雖然不知何人所建,總之誕生於鎌倉時代是無庸置疑,因為它融合了慶派與中國宋朝佛雕的風格,這正是鎌倉佛像特徵當初佛像有棲身廟宇,但是到了室町幕府時代1489年,一場地震引發大海嘯,把寺廟摧毀殆盡,鎌倉大佛才開始露宿廣場。這麼漫長的歲月,歷經風吹日曬雨淋,外層包覆的金箔早已經脫落得一絲不剩,本體卻仍然很完整,只有1960-1961年間經歷過一次維修,比起西元758年完工,卻曾經因為戰火被燒熔成小山的奈良大佛(鎌倉時代重建後又歷經多次戰火破壞),鎌倉大佛幸運得多。

去年夏天拜見奈良大佛慈顏,今年夏天參見鎌倉大佛寶相,都是氣宇軒昂的巨佛,令人充分感受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境界,不過仔細觀察二者的雕刻方式,還是有所差異。由於鎌倉大佛未曾遭受嚴重破壞,完全保留造像當初的風貌,佛像表情含蓄內斂,頭部低垂,眼睛下視,眉、目、嘴唇刻畫非常明顯,頭部及胸部比例特別大,顯得雙膝較小,是一大特色。利用這種比例差異來創造視覺上恢宏壯觀的效果,參拜者站在下方往上看的時候,虔敬之情更加深刻。

聽過有人說去日本逛寺院看佛像很無聊,其實日本寺院往往是藝術的結晶與歷史的傳承,所以每次我都很喜歡到寺院走走,欣賞精雕細琢的建築與雕刻之美,撫觸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的痕跡,讓心情在沉澱中感悟人生如雪泥鴻爪的豁達。 


樣式簡單的仁王門,裡面那座是山門

 

  


書上說這個角度在春天櫻花盛開,可以隔著花海看大佛喔

 


 


觀光客絡繹不絕,可看出大佛受歡迎程度

 


 


適逢紫陽花季當然要獻上一束紫陽花囉

 

 


雖然不知何人所建,一般皆認為融合了慶派與中國宋朝佛雕的風格


 


佛像表情含蓄內斂,頭部低垂,眼睛下視,眉、目、嘴唇刻畫非常明顯
 


 


在大佛像背後地上有4大片青銅製蓮瓣,原來這些是江戶中期製造蓮花台座的時候,
原本預估會用到32片,結果多出4片,就在上面刻布施者的名字

 


觀月堂:是
15世紀中葉朝鮮王宮內的月宮殿,1924年被日本一社長買下移居自宅,
後來送給高德院,是相當有價值的
骨董級建築

 

 


年代久遠的燈籠

 

 

 


年代久遠的石碑

 

 

 


付日幣20元就可以進入佛像內參觀,這是裡面解說佛像內部構造的燈箱

 

 

 


佛像裡面反而非常狹小,可以看到鑄造的連接紋路。
右上是佛像背部2扇氣窗,其他三張是佛像鏤空的頭部

 

 

 


這些人在排隊做甚麼?在等御朱印啦,鎌倉大佛不愧超高人氣,御朱印還要領號碼牌!
而且不少阿多仔在等候呢

 



這位老兄在獻寶,看來現在西方人也迷上收集
御朱印咧
被他們坐在屁股下的是當初大佛所住的佛殿樑柱基石,
佛殿被海嘯沖毀後,只留下基石延續數百年


 


我們當然也有排隊蓋
 御朱印,右邊就是高德院的 御朱印,附上鎌倉大佛門票


 


順便看看長谷寺的
御朱印


 


 小牛人生第一本 御朱印帖,購於長谷寺
 


 


拍到此一遊照是一定要的

 

 

同場加映 照過來  照過來,這裡是奈良東大寺舉世最大銅製毗盧遮那大佛,看看和鎌倉大佛有何不同


由於佛像在室內,拍不下全身,不過看得出臉部線條沒有那麼深刻,
其實這尊佛像因為戰火摧毀經過多次重造,已經和原本模樣差很大了 

延伸閱讀:奈良東大寺的美麗與哀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