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聖正岡子規曾經這樣吟詠松山城:「松山や 秋より高き 天主閣」,還有「春や昔 十五万石の 城下哉」,後者現在刻在松山車站前的石碑上。
松山城雄踞在松山市中心、海拔132公尺的勝山上,山頂的天守閣是日本碩果僅存12座天守之一,天守閣樣式和姬路城相同,與姬路城、和歌山城並列日本三大連郭式平山城,還獲得米其林日本旅遊綠色指南2星景點( The Green Guide Japan ),是不可不遊的名城啊。
松山城天守閣是日本碩果僅存12座天守之一,被列入米其林旅遊日本篇兩顆星景點
想要登上松山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雙腿走單程約30分鐘的登城道,另一種是搭纜車約六分鐘。纜車又分兩種,單人流籠是一張椅子吊在鋼索上,只能坐1個人,椅子兩側有扶把可以抓,但是前方沒有安全桿,不敢坐可以選搭多人空中纜車。我們從松山市電車「大街道」站下車,走10分鐘來到纜車站,為了配合坂上之雲的播出,纜車站二樓還特別開闢「坂の上の雲」のまちスペシャルドラマ館(Special Drama館, 網站在此),同時發售Drama館門票+松山城門票+纜車往返套票,價值1300。身為坂の上の雲粉絲,當然要買套票。服務員指示我們先去松山城,回程再到Drama館參觀,於是選擇少見的單人流籠,在和煦冬陽陪伴下晃呀晃呀登上山巔。
松山城居高臨下,地勢險要,難怪築城名人兼賤岳七本槍之一的加藤嘉明從1602年開始蓋,直到1627年才完成,足足花了25年漫長歲月,可以說集畢生心血於此城。後來在1784年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遭到雷劈燒毀大部分建築,陸續繼任籓主耗了35年,才在1854年將大天守等重建完成,現在看到的大天守就是當時重建的,所以松山城的天守閣是日本城郭建築史中最後完工的。幕末明治維新,松山城得以免於征討和戰火,但是二戰猛烈空襲還是摧毀不少珍貴建物,好在大天守、乾櫓、戸無門等21棟逃過浩劫,我們才能看到這些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重要文化財。
雖然是一月底,當天陽光普照天朗氣清,登上天守閣眺望,整座松山市盡入眼底,石鎚山到伊予平原遠至瀨戶內海都清晰可見,氣勢磅礡。
松山城天守雪白牆面與優雅造型,讓我想起姬路城。如果姬路城是展翅欲飛的白鷺,松山城就彷彿白色蝴蝶,以柔美之姿展露無限風情。
登城的單人流籠相當好玩刺激
看得出來單人座椅前方沒有安全桿吧,不敢坐可以選搭空中纜車
搭流籠途中,松山城美麗的天守彷彿伸手可及
下纜車後,正岡子規吟詠松山城的俳句「松山や 秋より高き 天主閣」石碑迎接我們
太鼓櫓遠望天守閣
重要文化財:戸無門,這個門是城郭入口最早設置的高麗樣式大門,位於登城道U字彎曲的終點,
說門其實沒門片,所以叫戸無門
到天守閣前一層又一層迂迴階梯,防禦工事相當完備
太鼓櫓、太鼓門西塀、太鼓門南続櫓....好多建築看得我眼花撩亂
即使是二戰燒毀後的重建物也相當忠於原貌
本壇的筋鉄門(左側小天守為重要文化財)
右邊大天守,左邊小天守,都是重要文化財
優雅的3重3階大天守
與姬路城、和歌山城並列日本三大連郭式平山城
寬廣的占地內有很多箭樓(櫓)、門等,值得好好欣賞
重要文化財:隠門
内庭這些建築年代久遠,引人思古情懷
重要文化財:野原櫓,日本現存唯一的望樓型二重箭樓,被認為是天守閣雛形
重要文化財:三ノ門
現在看到的大天守為1854年重建,是日本城郭建築史中最後完工的
多虧歷代城主增建維護,才能名列三大連立式平山城
天守閣是俯瞰瀨戶內海和松山市的最佳景點
大天守頂樓有360度展望台,整片伊予平原盡收眼底
我們運氣超好遇到大晴天,石鎚山到瀨戶內海清晰可見,氣勢磅礡
從天守閣展望台回望剛才走過的門與櫓
城郭雖然建在險竣山頂上,多虧纜車讓大家能輕鬆登城
小天守裡展示松山城的歷史文物資料
最後一任藩主松平定昭的墨寶
有盔甲穿戴體驗當然要試試
雖然有詳細穿戴解說圖,還是自己亂穿一通
出陣囉!不用多說,很重
木紋浸淫了數百年歲月的故事
為了這個拍攝場景,我們找了很久,後來拿海報比手畫腳問售票處才知道,在很隱密的角落─艮門
找到這個拍攝點超興奮
要告別這麼壯觀的城郭,再來一張
搭纜車下山,繼續下一站:「坂の上の雲」のまちスペシャルドラマ館
Travel Tips:
「坂の上の雲」のまちスペシャルドラマ館
http://matsuyama-hak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