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下諏訪當然不能錯過諏訪大社,諏訪大社是日本全國一萬多所諏訪神社的總本社,由2社4宮構成,圍繞諏訪湖周邊,2社是諏訪湖南側上諏訪的上社,及諏訪湖北側下諏訪的下社;上社又分為前宮和本宮,下社分為春宮和秋宮。我只有半天時間,就以中山道沿線的下社秋宮與春宮為目的地。
諏訪大社主祭代表農耕與狩獵之神的建御名方神和八坂刀賣神,關於其起源沒有定論,不過日本書記記載持統天皇曾派遣敕使到此地祈求五穀豐收與國泰民安,可見得歷史非常久遠,也因此被認為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每7年遇到申年或寅年所舉辦的御柱祭,更是名聞遐邇的日本三大奇祭之一。
第一站來到旅館附近的下社秋宮,它就位於舊中山道和甲州街道交叉口,有好幾座建築被列為重要文化財。下社主神每年2月到7月在春宮,8月到隔年1月在秋宮,各住半年。8月1日會舉行遷座儀式,除了將主神從春宮請到秋宮來,也是感謝豐收的祭典。
下社秋宮位於舊中山道和甲州街道交叉口
神社必有的「手水舍」
穿過鳥居,就進入神社的境域
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身心靈瞬間安寧
樹齡約800年的御神木“根入りの杉”(根入之杉)巍峨聳立眼前
7年一次的御柱祭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下一次是2016年
再往前走是1835年建造的重要文化財「神樂殿」,兩側的狛犬高1.7公尺,據說是日本第一大青銅製品
近看狛犬氣宇軒昂
掛在神樂殿上方的“注連繩”粗壯得讓人驚嘆
御柱祭前會先有宝殿遷座祭,這是祭典需使用的御用材
目前秋宮境內矗立2004年御柱祭用過的4根御柱,這些御柱要在御柱祭三年前就開始選材準備,
距離神社25公里的八ケ岳有專屬森林
幣拝殿(重要文化財)江戸時代、安永10年(1781年)落成
二重楼門造、左右是片拝殿(重要文化財)
諏訪大社主祭代表農耕與狩獵之神的建御名方神和八坂刀賣神
內部雕刻細緻的幣拝殿
神明造樣式的片拜殿
不知是什麼石頭看起來神威十足
在秋宮和春宮隨處可見這個諏訪大社專屬神紋「諏訪梶の葉」
上社「諏訪梶の葉」葉尾是四根、下社是五根
因為是神紋所以價值昂貴吧
秋宮繪馬
逛完中山道上的秋宮、本陣岩波家,離開中山道轉進下社春宮。春宮的建築構造與秋宮相似,有神楽殿、幣拝殿、片拝殿等,其實春宮是下社最初鎮座地(神明坐鎮地),前面提到8月1日會舉行將主神從春宮請到秋宮的遷座祭,同樣的,2月1日遷座祭則是將主神從秋宮請到春宮,相對於秋天象徵豐收,春天就是象徵農耕開始萬象更新。
離開中山道轉進下社春宮
春宮鳥居規模比較小
初秋陽光和煦 照耀神社境域
春宮的神楽殿,江戸時代、天和年間(1681年-1684年)造
結びの杉:擁有分叉樹幹的日本雪松
這裏和秋宮一樣也矗立2004年御柱祭用過的4根御柱
很特別的御守但價格不菲,還是拍照就好
沒幾個觀光客,非常安靜的好地方
這裏也有幣拝殿和左右片拝殿(重要文化財),與秋宮的結構差不多
江戸時代、安永9年(1780年)落成
左右片拝殿(重要文化財)
片拝殿與「諏訪梶の葉」
雕工也很精緻
四周都是蒼翠的參天古木,讓神社更加古意盎然
春宮寶殿御用材
非常適合洗滌心靈的所在
距離春宮不遠處還有一個景點值得瞧瞧
萬治石佛:由於佛身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 萬治三年11月1日」而被稱為萬治石佛
佛身有一輛小汽車般大小,佛面很像復活節島上的毛埃像,
從不同角度看表情會有些微差異,很奇妙的佛像
這條砥川流過春宮旁,川中有一個小島叫浮島,浮島橋橫越川上
浮島
春宮下馬橋,室町時代所建,
此橋以內為神明的領域,過了此橋,無論地位多麼顯赫的人都要在此處下馬,步行進入參拜
每年2月和8月的遷座儀式,主神也是經過此橋到春宮或秋宮
下諏訪的觀光客不多,秋宮和春宮更是鮮少遊客,非常安靜,比起知名卻人潮雜沓的神社廟宇,這裏才能讓人放下繁雜紛擾的思緒,使心靈沈澱放鬆啊,這就是我喜歡遠離城市到鄉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