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老媽遊花東第2天飽覽花東縱谷平疇綠野(遊記在此),馬不停蹄趕到台東市入住地景澤行館。隔天走台11花東海岸線一路往北,享受海天一色的壯闊。

今年7月到知本卡大地布曾經匆匆走過台11線,當時太倉促,有一些地方成了遺珠之憾,這趟主要景點是上次的來不及去的:加路蘭休憩區、比西里岸部落,以及再訪最美的都歷遊客中心(內文藝術裝置作品介紹取自官網)。

3g10.gif加路蘭遊憩區
以前加路蘭(kaluluan)是很大的阿美族部落,居住此地有上百年歷史,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就以阿美族語洗髮karo,加上-an(場所),拼起來的「kararuan」(族人洗髮的地方)做為社名。1970年部落傳統領域迫於志航基地興建而被強制徵收土地,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廢土堆積處。近年才經東管處數次以生態工法整建,成為「加路蘭遊憩區」。

遊憩區依傍山海,可遠眺都蘭灣、都蘭山、小野柳,風光壯麗視野遼闊。占地將近三公頃的遼闊草地上,點綴多款東海岸藝術節裝置藝術、原住民藝術家作品,與山光水色融為一體,非常值得一遊。


遊憩區依傍山海,可遠眺都蘭灣、都蘭山、小野柳,風光壯麗視野遼闊


加路蘭休憩區鄰近小野柳風景區,延續綺麗的風化、海蝕景觀,奇形礁岩星羅分佈,海岸線條紋路特殊


利用石頭及鋼鐵等元素組合成充滿意像的『哭泣的露珠』


《類窗櫺》是這裡最有名的裝置藝術
類窗櫺有前後兩扇窗,彷彿有人在裡面看書,寓意人生如同一本書,須要細細品味閱讀,
 也邀請旅人來閱讀大自然這本書讀的是夜晚繁星或眼前浩瀚無邊的湛藍太平洋


2015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在海邊看書,好嗎?》和上面的類窗櫺一起成為最有名的裝置藝術
由阿美族藝術工作者伊祐‧噶照(Iyo Kacaw)在海角打造,以兩件作品組成(下面照片另一張),
採用鋼筋、漂流木、木板與玻璃,打造讓人休息倚靠的椅子


邀請每一位遊客坐下來聽浪花拍打的聲樂,感受微風吹拂,讓平日累積壓力的身心得到舒緩


坐在漂流木椅上,試想這些木頭如何乘浪而來,並與每個走進休憩區的遊客邂逅,進一步碰撞出新的回憶


恍然領悟原來「旅行」是體驗人生最好的過程,勇敢跨出改變的第1步,如嫩芽全新的生命也將展開
 


2020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波浪方舟-潮間交織》
杉原信幸與中村綾花兩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的作品,一象徵東海岸阿美族豐富海洋文化的方舟
他們深受台灣原住民在山海之間孕生的文化吸引以台灣傳統三合土黏合材料與工法,
將東海岸的珊瑚石、都蘭山中的大岩石拼組成船的形狀,代表了日日夜夜撞擊加路蘭(kararuan)的白浪



作品造型靈感來自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以及小野柳有如奇石怪狀的海浪


以珊瑚石、岩石、黒糖、糯米粉、砂、石灰、海藻粉、牡蠣殻
創造出日日夜夜撞擊加路蘭(kararuan)的白浪


千年守護
創作者為安聖惠,屏東好茶部落魯凱族藝術家,
每年夏秋之際,是綠蠵龜迴游至屏東小琉球產卵之時,千年迴游,是深植於體內的信念,也是對土地的思念。
本件作品一大一小,相伴同行,結合魯凱族巴冷公主傳說,轉化為傳統文化對自然生態千年守護的具體象徵。


《我的好朋友》是兩條可愛的河豚相對,歡迎路過旅人有輕鬆愉快的旅程!

 

 


占地將近三公頃的遼闊草地上,裝置藝術與山光水色融為一體,非常值得一遊

3g10.gif東海岸麵包香


離開加路蘭遊憩區到都蘭,又來馬利諾廚房買手工麵包


一路奔馳來到東河鄉台11線約137.8K,突然又看到「手工麵包」招牌立刻停下來探個究竟


原來這是旅居國外教授瑜伽課程多年的夫妻檔Sucharita(台南人)、Michael(美國老公)
一家人返台移居台東開的「麵包與巧克力倉庫」,主打「酸麵糰」
酸麵糰」是最古老的麵包發酵方式,可源自3500年前埃及,歷史非常悠久,
在歐洲、及舊金山等地深受歡迎


這裏租用以前的農糧局老倉庫改建,難怪這麼有特色


生意很好


每顆酸麵糰均為手揉製成,加上東海岸每天的溫度、濕度都不同,因此每顆酸麵糰製作成麵包後,都有獨一無二的特殊風味。
外觀類似法國麵包般香脆,但內部質地極富有嚼勁

 


下次希望也能在樹下享用手工麵包香

3g10.gif都歷遊客中心
7月曾經來都歷遊客中心,讓我驚豔不已,當時就發願再訪(遊記在此),沒想到才隔3個月很快達成心願。這趟終於有時間躺在樹下看海、看藍天綠樹搖曳,享受美好的秋日暖陽。


這幅應該有意義但查不到


都歷遊客中心造景造景與山、海渾然天成


2016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歸》
日籍藝術家菅野麻依子以巨大黃柳安木和海邊石頭,創作呈現海龜意象的穴室作品。
觀者可走入海龜肚子下方,深入土地中方室,透過海龜四肢撐起剛好與地平面同高度的視野,
凝望眼前太平洋與層次錯落的地平線風景。也可以走上穴室的屋頂,坐在海龜背緣休憩、發呆、看海


2017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最強大的溫柔》
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藝術家哈拿‧葛琉的作品
以蘭嶼達悟族婦女的甩髮舞為靈感,甩髮舞是達悟船祭中,祈求並牽引海上捕魚男人們平安豐收歸來的儀式之舞
婦女以身體律動將長長髮絲來回拋向空中,風中翻飛的髮絲,在藝術家眼中象徵小島最溫柔而強大的力量


這是向女性強韌而溫柔的力量致敬之作,也透過作品重新思考如颱風這般強大的自然力量,如何在考驗中孕育這塊土地的生活文化


2020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轉變/In Transition》
李蕢至與來自墨西哥的Lua Rivera創作
由自然物與海洋廢棄物構成一股股流性雕塑,一方面回應東海岸孕育許多族群且發展出多元流動的特質與文化,
另外也指出我們生活所處的環境現況。


2018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公元5390年的凝望》
創作團隊[眼蟲計畫]想聚焦的是對這片土地的關懷,三千年後我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
三千年的淘洗之後,又有多少自然的改變?
因此借用山林之間的台灣黑熊與紅頭綠鳩,作為這想像的引路人


2018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島嶼之影》
花蓮阿美族港口部落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的作品
八件人形雕塑大量使用藝術家長年於太平洋邊緣撿拾積累的物件,包括糾結於礁岩的廢棄漁線、尼龍繩,及糖廠整修地面的鋼筋


曲折的鋼筋重塑成人形與島嶼的雕塑,島嶼就像一個海洋博物館,蒐藏了我們遺棄的物件、生活的殘影


將色彩繽紛的「線」隱喻「水」,再巧妙呼應水於環境的多變樣態


區內的洗手台每個都創意十足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呼吸系列-悠遊自在》


這個超可愛海洋主題馬賽克拼貼藝術洗手台來自知本藝術家饒愛琴


濃密綠樹、草地與無敵海景襯托下,很適合坐一下午發呆放空



 

 

 


2016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泡風景:寧靜的微觀》
原居尼泊爾藏區藏族人 歐舟(原名Nogdup(巫度)所作,是我的最愛


躺在苦楝樹蔭下一葉扁舟裏,沈浸在周邊山、海、風、光,享受寧靜的微觀


吹著太平洋的風,像泡溫泉泡在眼前無敵美景中,頭腦放空,好舒服啊


聽著頭頂風吹苦楝樹葉沙沙作響、伴隨海浪聲,舒服得想睡一覺

 


記得打開喇叭聽風吹苦楝樹葉

 
上次沒吃到成功豆花,這次終於吃到了雖然口味還好但感覺沒吃成功豆花好像沒到成功

3g10.gif比西里岸部落
這一帶過去山羊遍佈,所以用「比西里岸/Pisirian」命名,「siri」是阿美族語山羊之意,Pisirian為「養羊的地方。
本來只是一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落,近年以遠眺三仙台天然美景,加上結合幾米藝術創作,透過幾米會外展、11處彩繪牆及漂流木羊,讓比西里岸部落巷弄處處驚喜。可惜我們要趕去長濱,沒有時間到部落巷弄中尋訪彩繪牆,只能跟漂流木羊拍拍照,以後一定還有機會來的。

 

 

 

 


大羊、小羊、小小羊一字排開

 


待續:金剛大道

arrow
arrow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