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19個鄉裏,最難抵達的是烏坵(軍事管制區),第二名就是東引了。

可是為了一睹百年來孤懸於峭壁上的東引燈塔絕美身姿,我們在黑尾燕鷗的引航下,乘風破浪來到東引。


百年來孤懸於峭壁上的東引燈塔絕美身姿令人著迷

東引燈塔矗立在東引島最北端陡峭懸崖上,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開始發光發亮,1988年被評定為三級古蹟,是距離台灣本島最遠、位置最北的燈塔。地處邊陲,加上軍事戰略地位神聖不可接近,它默默走過百年風吹日曬雨淋的孤寂歲月。直到馬祖開放觀光後,才逐漸廣為人知,前幾年還曾經轟轟烈烈幫它辦了一場百歲壽宴。

英國人設計、監造的燈塔有著雪白醒目圓柱形塔身,造型典雅復古,散發濃濃的歐式風情。燈塔後方還有幾棟白牆藍門的精巧房舍,建築之間,以曲折蜿蜒的石階相連拾階而上。很多人說這裡有地中海的浪漫,我卻覺得它的魅力更獨特,是在時間長河中孑然一身淬煉出的滄桑之美。

東引以陡懸花崗海蝕地形聞名,站在崖邊,俯瞰腳下碧綠萬頃浪濤在岩石間翻騰纏綣,與燈塔交互激盪出波瀾壯闊氣勢萬鈞的景象,憾人心魄。一個多世紀來,不論世緣紅塵如何哀榮繁亂,多少英雄豪傑飛灰煙滅,只有它依舊遺世獨立在海峽最北端,屹立不搖照耀廣大海域,忠心扼守這片家園,直到地老天荒。


要看燈塔必須先爬一段陡坡



「太白天聲」是一處巍峨險峻的巨石,每逢3至5月的霧季,巨岩在煙霧朦朧中若隱若現,
讓人彷彿置身太虛幻境中,因此有這個稱號。



步道沿著陡懸花崗岩興建,相當艱鉅的工程



雪白醒目圓柱形燈塔由英國人設計、監造,造型典雅復古



1904年開始發光發亮,是距離台灣本島最遠、位置最北的燈塔



燈塔後方白牆藍門精巧房舍,以曲折蜿蜒的石階相連拾階而上



連倉庫都蓋得這麼可愛



東引燈塔矗立在東引島最北端陡峭懸崖上,景觀相當優美



碧綠萬頃浪濤與燈塔交互激盪出波瀾壯闊氣勢萬鈞的景象,憾人心魄


Travel Tips:

進東引,最普遍也最經濟的方式是到基隆港搭乘臺馬輪,隔天清晨抵達馬祖。也可以搭飛機到南竿機場,再轉搭直昇機或船隻前往東引。不論搭船或飛機,天候與海象都是旅遊順利關鍵。天公一不作美,留滯島上動彈不得幾天是常見的事。

臺馬輪每天晚上七點在基隆西二碼頭二樓候船室開始劃位、購票,九點登船,十點開航,約八小時後到馬祖(先到東引還是先到南竿,可查詢臺馬輪所屬的新華航運網站)。

我們是在四月搭乘台馬輪,暮春時節是著名的霧季,船隻航行在白茫茫的霧海裡,仿佛要將船隻帶往未知的國度,不知何時迎面會冒出像神鬼奇航一樣的幽靈船。四月風浪還是很大,偏偏我們剛上船的時候掉以輕心,沒吃暈船藥,還因為太興奮胡亂吃鹽酥雞、零食,結果船開航一二小時後就開始暈頭轉向七葷八素,整夜未眠,即使周遭霧茫茫如置身仙境般也沒心情欣賞。清晨6點抵達東引中柱碼頭,才大大鬆了一口氣。

所以上船前切記吃暈船藥!


從臺馬輪欣賞基隆港夜景,畫面那艘是麗星郵輪



清晨抵達東引中柱碼頭的臺馬輪
臺馬輪由日本臼杵船廠於1985年興建完成,曾經航行於九州與四國之間,
1997年
連江縣政府買下來以後委由民間公司營運至今,第二次大修是在2004年
論舒適度當然比不上郵輪,不過這是方便馬祖民眾往來的交通船
所以也不能太豪華啦


 

前台灣地區由海關管理的燈塔總共有35座,本島19座,離島16座,是歷經清朝、日治時期、民國三個時期陸續興建的產物。年紀最大前五名依序為:

1. 漁翁島燈塔 1778年 這裡有照片
澎湖縣漁翁島西南端,台灣最早的燈塔( 最初的樣式是七級石塔,每晚燃燈照耀海上,現在的樣式是1875年改建而成),國家二級古蹟

2. 東椗島燈塔 1871年
東椗島(小金門南方27公里)山頂

3. 東莒島燈塔 1872年
東莒島東北角,國家二級古蹟

4. 烏坵嶼燈塔 1874年
烏坵山頂,1954年停用

5. 鵝鑾鼻燈塔 1881年
鵝鑾鼻岬角,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台灣本島最南的燈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