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高野山,才真切感受這片群山環繞的聖域幅員之遼闊,想在一天內遍訪壇上伽藍和奧之院實為難事,不得不慶幸自己在山上住一晚,得以有充份時間領略其莊嚴肅穆帶來的感動。
第一天在「千住院橋」下車後步行前往奧之院,大約20分鐘來到一之橋。日本人認為河川是現世和來世的分隔,奧之院參道以三座橋為界,一開始是入口處的一之橋,第二座是中之橋,踏過中之橋即意味進入冥界,第三座是參道盡頭的御廟橋。從一之橋到弘法大師御廟的2公里參道,兩側是綿延不絕的千年參天古杉,林下遍佈從皇室貴族武將到平民百姓的墓塚、供養塔和慰靈碑等20萬座以上,形成浩瀚的彼岸世界。亙古至今,不論生前享有如何榮華富貴,死後跨越時空不分貧富貴賤皆長眠於此,無非就是希望能在弘法大師慈光照拂下前往西方淨土。高野山也因此與京都比叡山、青森縣恐山並列「日本三大靈場」。
在一之橋觀光案內所買了高野山観光協会發行的「高野山奥の院の墓碑をたずねて」(100円),裡面詳細標示歷史名人墓碑地點,相當方便。行走在林蔭蔽天的蜿蜒參道上,按圖索驥一一尋訪,即使許多墓塚碑塔年歲久遠早已佈滿青苔甚至傾頹倒塌,卻完全感受不到陰森,反而散發靜穆氛圍,令人油然升起虔敬之心。
原本40分鐘路程,竟然花了80分鐘才走完。隔天早上陽光普照,看完壇上伽藍再度搭巴士到「奧之院前」站,和第一天相反方向再走一次。這段遍佈墓塚的參拜路我來回走了兩次,心中滿是感動。
第一天從一之橋入口進入,從這裡進去多為佈滿青苔的古代墓園
第二天從另一頭中之橋進入,墓園以近代為主,兩座橋間有如時光隧道
從一之橋到弘法大師御廟參道約2公里,是一條綿延不絕的石板參道
兩側蓊鬱古杉遮蔽了天空
林下遍佈從皇室貴族武將到平民百姓的墓塚、供養塔和慰靈碑等20萬座以上
參道途中有一段石階名為「覚鑁坂」,共43階,據說是跨越42(死)之意
爬坡途中萬一不小心跌倒,有壽命不到3年的傳說,所以也叫"三年坡"
瀰漫令人敬畏的神聖與莊嚴
小徑在高聳的柳杉中蜿蜒向前
浩瀚的彼岸世界
不論生前享有如何榮華富貴,死後跨越時空不分貧富貴賤皆長眠於此
行走於參天密林間,絲毫感受不到陰森,而是肅穆虔敬之心
在滿山遍野的墓塚、供養塔和慰靈碑間錯落著形形色色的地藏菩薩
法相莊嚴的地藏菩薩
也有穿著鮮豔衣裳的地藏菩薩
面容斑駁,年代不知有多久遠了
護念夭亡及現世孩童的子授地藏
帽子結青苔了
擦上胭脂的地藏菩薩
不知是哪尊神將
御廟橋旁一字排開的水向地藏,有地藏菩薩、不動明王、觀音菩薩
參拜御廟前先依序向諸菩薩獻水,以祈求祖先冥福
御廟橋下的玉川,是奧之院參道第三條河川,意即傳說中的三途川,是陰界、陽界的分界線
不論是具肉體人類或靈魂,只要能跨越玉川踏越御廟橋結界,就是弘法大師之子
玉川中插著數排祭祀木牌
過了御廟橋,除了弘法大師御廟,還有燈籠堂,堂內有歷代奉納的燈籠,燈火永遠不滅,包括白河上皇獻納的白河燈。燈籠堂正殿下方地下室的「地下法場」內供奉弘法大師生前使用的念珠及金剛杵。繞行至御廟後方是弘法大師長眠之處,訪客可以在這裡拈香禮拜,剛好遇到一大團參拜者駐足在此齊心念誦經文,我也站在一旁聆聽,雖然聽不懂念什麼,仍能感受他們發自肺腑深處散發的虔敬之心。
御廟橋:這座橋正對奧之院御廟,通過御廟橋就是踏入弘法大師長眠聖地
因此橋邊豎立告示牌寫著:過橋後禁止飲食、喧嘩、拍照等行為
一般相信空海將於橋對岸現身相迎,所以渡橋時需雙掌合十敬禮才踏上橋
遠處懸掛五色幕的建築即是「弘法大師御廟」,是奧之院最神聖場所
弘法大師在天長九年(832年)萬燈會曾發願「虛空終盡,眾生終盡,涅盤終盡,我願無窮」
所以日本有弘法大師曾經發願不滅,肉身仍留在世上禪定之中,為世間和平祈福的說法
奧之院20多萬座的墓塚、供養塔和慰靈碑,年代橫越平安時期至近代,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歷史名人:織田秀長、豐臣秀吉、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伊達政宗、明智光秀、石田三成、德川吉宗、平敦盛等,好幾位死後並無遺骨,所以大多數並非埋葬於此,只是立碑供塔。看了這些荒草漫膝的塔碑與長滿青苔的古墓不禁感嘆,不論生前多麼不可一世,死後都將化為風中塵,人生苦短,應該活得更豁達啊。
在一之橋觀光案內所買的「高野山奥の院の墓碑をたずねて」(100円),裡面詳細標示歷史名人墓碑地點
從中之橋入口進來會先遇到近代墓園,許多知名公司也在此設墓所
這是國際牌的
UCC咖啡的咖啡杯雕塑
Nissan汽車
太平洋戰爭時移居大陸東北的日本人稱為滿州開拓團
崇源院就是阿江,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正室,父親是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母親是織田信長之妹織田市,
長姊是豐臣秀吉側室淀殿(茶茶)
結城秀康是德川家康的次男,母親是家康正室的侍女,從小受到父親家康厭惡,武將才能凌駕秀忠之上卻英年早逝
推行享保改革與任用大岡忠相的德川吉宗
這人名氣也很大
備後福山藩也小也名氣,尤其是幕末動亂時期推動安政改革的第7代藩主阿部政宏
墓所處處可見象徵真言宗精神與「空、風、火、水、地」五要素組成的五輪塔
日本很多墳墓的形狀直接以五輪塔來祭拜
五輪塔由下往上,方形代表地,滿月形代表水,三角形代表火,半月形代表風,最上是寶珠形代表空
蔓草叢生
上杉謙信供養塔
武田信玄與勝賴供養塔
武田信玄與勝賴供養塔
伊達政宗供養塔
明智光秀供養塔
前田利長供養塔
石田三成供養塔
豐臣秀吉家供養所
高野山人氣第一的墓所就是織田信長墓,了解日本史的都知道信長死後屍體下落不明,所以這當然也是供養所
要拜訪織田信長墓必須拾級而上
雖然只是沒有遺骨在內的供養塔,仍是後世尋訪信長歷史的重要史蹟,非參拜不可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奧之院御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