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講的重不是重量,是它的內容!
最近有關國小教科書過於艱難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家有小五生的涼母的我,當然要義不容辭跳出來發聲一下!
先考考各位幾個題目,如果連教育部官員都答不出來的題目被你答對了,就要拍拍手給你吃糖果,ㄎㄎ!


圖片情境與文章內容....ㄜ....無關



(1)「他們一起過著新奇又刺激的生活,雖然每天都有新的經歷,有時充滿奇趣,有時驚心動魄,與現實生活的平淡無趣,簡直是天壤之別。」上句運用哪一種修辭法?(1.譬喻  2.設問 3.排比 4.映襯)

(2)「我有一個老舊的書包,書包外面繡著一艘船,船上寫著珍重再見。」上句運用哪一種修辭法?(1.複句  2.頂真 3.映襯 4.遞進)

(3)「布農族為了祈求物產豐收,在祭典上會合唱祈禱豐收歌。請問:這是什麼祭典? (1.竹竿祭  2.打耳祭  3.播種祭  4.五年祭)。

(4)「澎湖縣白沙鄉的吉貝村,因玄武岩、咕咾石等石材取得容易而發展出什麼樣漁業?」

面兩題是三年級國語課本開始教的修辭學,後面兩題是社會科。

年多前,當時小三的兒子,第一次拿像上文這些修辭學題目問我的時候,為娘的看了目瞪口呆當場僵住無法回答,惶恐之餘暗暗驚嘆,這課本水準可真深奧啊!連國小國中作文比賽年年第一的我,也沒念過甚麼譬喻設問排比映襯頂真遞進,現在孩子們竟然要學。雖然覺得匪夷所思不表認同,但是我是溫馴乖巧的家長,還是只能鼓勵兒子盡量記住,並且催眠自己:大概現代學生普遍語文程度差,要他們學學修辭看能不能加強語文能力吧。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每學期國語課本都會出現新的修辭學。直到今年三月初,終於有人嗆聲了,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投書媒體批判這怪異的國語內容(全文在此),有關國小教材諸多不合情理之處才浮上檯面。

例如上面兩道社會題,相信很多大人不知道,更何況孩子呢!如果是常跟著父母趴趴遊台灣,而且對史地很有興趣的小朋友,當然輕而易舉就能回答(像我家小牛啦);但是許多小朋友並不常出門遠遊,除非老師課堂上補充生動活潑的教材(例如看影片),否則遇到這種題目還是只能死背了。

其它還有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國小國字讀音混亂數學答對老師批錯應考小三社會科教長只對2題,其實這些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只是沒有被揭露而已。

這些年來陪同兒子一起看著每學期的課本,我有深深的感觸。孩子的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大人主觀意識編寫的艱澀教材,讓求知成了艱困之路,如此,要求孩子考高分有何意義?連當小學老師三十多年的老媽看了都搖頭說,這樣的學習實在太沉重。

與其這樣,還不如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我一直深信,多看書對語文能力一定很有幫助,至少我小時候經驗如此,好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一天不看書便覺面目可贈。偏偏現在很多小孩寧可花兩三個小時打電動,也不願意坐下來看半小時的書。記得有一次我要轉送小牛不看的童話繪本,問了幾個朋友,他們竟然回答小孩都不看書所以不用啦!令我很訝異!不看書就要想辦法讓他們看啊,怎麼可以小孩不看大人就放棄。要孩子看書,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他有興趣的書,而不是挑童書排行榜的暢銷書。每個孩子有他的興趣,不一定要照世俗框架走。

為了鼓勵小牛多看書,從認得字開始,我也跟大部分家長一樣買一堆繪本、童話。可是他就像屁股長陀螺似的,看不到半小時就喊好累好累坐不住。大一點以後發現,其實他對歷史、戰爭興味盎然,繪本、童話反而覺得很無聊,難怪總是隨便翻翻交差。看有興趣的書不但很專心,還可以提出問題討論。所以後來我改變策略,讓他自己挑書,戰爭史、武器大觀、歐洲史、埃及羅馬希臘古文明等都是他涉獵範圍,雖然跟我童年看的綠野仙蹤、湯姆歷險記差很多,不過看到他出國玩還能跟大家解說當地歷史就放心了,他的確有記到腦子裡加以靈活運用。

像目前迷上武田信玄,就會要求我買相關書籍如風林火山、信玄戰旗,還會自己翻地圖看現在的甲斐信濃在哪裡,吵著暑假要去看遺址。如此一來,閱讀習慣就在興趣支持下漸漸養成,而且還會思考書中內容、尋找答案。

雖然自己求學之路一帆風順,可是一路走來,出了社會進入職場,深深覺得成績並不代表一切。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要甚麼,比分數更重要。我期許自己能抱持開明的態度,讓小牛自在的學習,從中發掘自我,只要能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不管目前的教材以及學制多麼不合理,應該都能自信享受學習興趣,以及對事物激發熱情的動力。

這是我的育兒經,與父母們共享。

 


小牛為校慶畫的海報上依然畫上砲火四射的空戰場景

 


小牛瘋武田,自製武田樂高人大軍與軍旗(9x2 cm)

 


自製
諏訪上原城



小牛自組自繪之樂高人廝殺場景

 


男孩就是瘋戰爭



希望他能一直充滿自信的往前奔馳

 


黃金黃金我最尬意,看看來金瓜石可不可以到金!(金瓜石博物館掏金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nie 的頭像
    Winnie

    winnie@lonely planet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