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洋是達悟人的魂,船就是他們的魄,以海的律動為生,划著如藝術品般的輕舟航向湛藍大海,進行著與海、與天永恆的對話,一代傳承一代。
船與海洋,達悟族與自然和諧共生守護美麗島嶼
達悟族是台灣原住民裡唯一的海洋民族,也是唯一沒有出草習俗的原住民。對達悟男人而言,拼板舟是海上營生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男人引以為傲的資產,更是承襲先祖智慧的珍貴文化。只是為了兼顧填飽肚子與文化保存,7年前島上有部落開始推動遊客體驗拼板舟,期望發展觀光吸引年輕人返鄉工作,讓文化得以傳承, 但是當時只有幾艘船。直到前年,才 有年輕人在東清灣號召族人共同經營,現在已經成了蘭嶼觀光炙手可熱的活動。
就在要離開蘭嶼的那天正午,頂著曬昏人的烈日,我拗不過小牛哀求,讓他搭拼板舟出海。超幸運的是,帶領我們的舵手,是前陣子划著蘭嶼百年來最大拼板舟「拜訪號」環島的36名成員之一,知名達悟耆老黃杜混。
依照傳統,每年二~八月飛魚季過後,達悟男人就會開始製造拼板舟。很多人常把拼板舟叫做「獨木舟」,這是天大的誤會,其實它是達悟人精選十幾種不同樹種,依照木材特性分別構成船體不同部位,以木棉或樹脂接合而成,完全不用一根鐵釘,和一般獨木舟打造方式完全不同。例如「番龍眼」堅硬、耐磨,作為龍骨和底層;不易生蛀蟲的「欖仁舅」是最好的中心骨架;質輕浮水性強的「麵包樹」則用來做船板,講究的船會用到20多種樹,從製造拼板舟就可以發現,達悟人對植物特性瞭若指掌,擁有善用植物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藝技術。
1923年曾經有日本學者紀錄說:「有一位海軍造艦軍官參觀拼板舟後說:『這艘船的船首及外側的曲線與最新式的巡洋艦的線條相同』」,這段話說明專家對拼板舟的讚嘆。除了在力學上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設計,船身彩繪更深具藝術價值。每艘船都以紅、黑、白三色為主,雕刻著精緻傳統圖案,紅白波浪紋飾代表海浪,人形紋傳說是達悟族最早的英雄Mamooka,螺旋狀紋飾象徵手的部位。最重要的當然是已經成為蘭嶼代表圖騰的『船之眼』,這個以同心圓為主構成的圖案,每一圈刻有鋸齒狀花紋,形成太陽光芒放射的樣子。『船之眼』刻繪在拼板舟船首和船尾左右兩側,就像船的眼睛,可以避邪、保平安、指引方向,讓船隻在大海航行時免於災難,同時指引船到魚群群集的地方,希望漁獲滿船而歸,這些圖騰,也反映出族群跟自然環境的對話關係,在以海為生的部落是簡單卻意義深遠的象徵。
杜混耆老先幫忙划,一邊講解如何操控船槳,還跟我們聊起那次環島的過程。700多公里航程,由36名達悟族勇士輪班徒手操槳,大多是東清村族人。每天划5至11個小時,每2小時輪班一次。6月29日從蘭嶼啟程,沿途經過台東、墾丁、高雄西子灣、台南、台中、7月16日抵達台北,整整18天。我們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18天坐在拼板舟上,頂著烈日風雨,以徒手划這麼長的航程,真的是勇氣、體力、耐力極致考驗。看他年紀應該蠻大了,被太陽曬得黑亮的臉龐佈滿皺紋,但是短小精幹身軀、矯捷身手和神采奕奕的親切笑容,實在很難猜出他的年齡。
他老人家繞東清灣近海划了一圈約10分鐘左右,接著換小牛划。小牛划得有模有樣非常平穩,不像大多數人第一次划會原地打轉或進退不得,耆老大力稱讚,還說以此技術可以出海捕魚了,能被專家稱讚真讓小牛爽翻天了!(我想耆老應該不是亂說,因為小牛真的划很順哩)
雖然正午的太陽相當毒辣,乘一葉輕舟,敞仰在輕輕搖晃的寶藍色波浪中,正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意境,完全不感到酷熱。
雖然仍然有族人認為讓觀光客搭拼板舟是觸犯禁忌,但是如果多數遊客都能像我們透過耆老對達悟文化有更深一層認識,對島上事物懷抱更崇敬心情對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遊客搭乘拼板舟已成為「船」承蘭嶼文化的新方式
在東清灣有比較多船隻從事拼板舟體驗
依照傳統,每年飛魚季過後,達悟男人就會開始製造拼板舟
達悟人精選十幾種不同樹種, 依照木材特性分別構成船體不同部位,以木棉或樹脂接合而成,完全不用一根鐵釘
曾有日本海軍造艦軍官這樣稱讚:『這艘船的船首及外側的曲線與最新式的巡洋艦的線條相同』
拚板舟不但是捕飛魚重要工具,也是展現造舟工藝技術的結晶
如此精美的幾何圖紋雕刻於船板,目前可能僅見於蘭嶼
每艘船都以紅、黑、白三色為主,雕刻著精緻傳統圖案,紅白波浪紋飾代表海浪
刻繪在拼板舟船首和船尾左右兩側的『船之眼』,就像船的眼睛,可以避邪、保平安、指引方向
人形紋傳說是達悟族最早的英雄Mamooka,螺旋狀紋飾象徵手的部位
通常會在船首尾兩端插上木質鏤雕裝飾物,其上再插雞尾毛
帶領我們的舵手知名達悟耆老黃杜混,前陣子才參加蘭嶼百年來最大拼板舟「拜訪號」環島
杜混耆老一邊幫忙划,一邊講解如何操控船槳,還跟我們聊起那次環島的過程
看海浪多麼藍、多麼清澈
換小牛划了,有模有樣,可惜我拍不到正面
正午應該要熱斃了,可是在海上涼風徐徐不會覺得很熱
耆老大力稱讚,還說以此技術可以出海捕魚了,只是小牛划十分鐘就覺得累了
海濃得像寶藍色染料到進水裡
還划到情人橋附近
東清灣的曙光立雕,上面集結船隻眼、飛魚、海浪等圖騰
因為東清部落是台灣第一道曙光照耀的地方,於是由原住民木雕藝術家帶領團隊以漂流木建造這座立雕
P.S. 回家查才知道,黃杜混是蘭嶼極少數仍舊堅持遵守傳統捕魚技巧與方法,駕拼板舟出海捕撈飛魚和鬼頭刀的耆老,八月時還接受原住民有功人員表揚,下次去蘭嶼希望能再找他,聽他講更多有趣的故事。
參考資料:
橫渡黑潮 拜訪台灣 http://lanyutaiwan.blogspot.com/
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http://citing.hohayan.net.tw/default.as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