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日本跨年,也是首度在日本初詣(新年參拜),為了遠離京都萬頭鑽動的人潮,我刻意排除超高人氣的伏見稻荷大社、八坂神社、平安神宮等,目標轉向奈良,最後鎖定與聖德太子有淵源的「信貴山朝護孫子寺」。沒想到朝護孫子寺比我預期有趣多了,集結各流派的參拜方式,有如參拜主題樂園啊!
朝護孫子寺位於奈良生駒山地南側信貴山山腰,屬於金剛、生駒國家公園,接近大阪府,從京都前往有一段距離。在京都車站搭JR奈良線到奈良,轉搭JR大和路線到王寺下車,再轉乘奈良交通巴士約20分鐘到信貴大橋下車,車程加等車前後將近2小時,看起來好像頗花時間,但是和煦冬陽下搭巴士漫遊奈良山間也是一大享受呢。
寺院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倒是與大阪四天王寺有相同逸話,皆為聖德太子感謝四大天王庇佑打勝仗而建,比較特別的是,據傳聖德太子征戰途經此地時,毘沙門天(即四大天王之一多聞天王)突然現身傳授必勝秘法,當時適逢寅年、寅日、寅時,於是太子將毘沙門天降臨的山命名「信貴山」,意即應信仰、尊敬之山。而十二地支中的寅和十二生肖的虎同屬第三位,信貴山毘沙門天亦被尊奉為與寅(虎)有緣之神,到處都可見老虎相關的圖騰或雕塑。後來平安時期醍醐天皇有感於毗沙門天庇祐使病體康復,特別將此寺作為祈願「朝廟安穏・守護国土・子孫長久」之地,御賜「朝護孫子寺」稱號。
寺域相當遼闊,大小寺廟、神社、古蹟錯落其間,山顛還有戰國大惡人松永久秀所築的信貴山城遺址,礙於時間有限我們無法造訪,這趟就虔心初詣吧。
信貴山山門-仁王門,1760年再建
沿途「信貴山初詣」旗海飄揚
此時接近中午,初詣參拜人潮漸漸湧現
來到信貴山名聞遐邇的「大寅」(大老虎),有「世界一福寅」之稱
大老虎和山上本堂遙遙相對,因為老虎身後有一堆雜物所以無法從正面拍
信徒捐贈的米
信徒捐贈的酒
如蜘蛛網般綿密延伸的參道密密陳列一盞盞信徒奉納的石燈籠,就可知寺院歷史相當悠久
日本彫刻家北村西望作聖德太子騎馬像
帥的呢
我們順著參拜路線與人群前進,先來到境內3座塔頭寺院之一的成福院「融通殿」
(3座塔頭為千手院、玉蔵院、成福院)
和尚拿著不知甚麼植物在每人頭頂揮舞
應該是消災驅邪儀式吧
七福融通小槌,撫摸小槌並貼近頭胸可除災招福
朝護孫子寺範圍頗大,好多條參道四處延伸,中間錯落著小廟
一列列石燈籠頗壯觀
成福院「融通殿」旁的「三福神堂」,奉拜財運與技藝之神弁財天
繪馬上也有可愛老虎
草地上老虎雕像
寅大師,傳說為虎之子的修行大師
可愛地藏尊
七福神,朝護孫子寺是大和七福神(其他為久米寺、子嶋寺、小房觀音寺、談山神社、當麻寺中之坊、安倍文殊院)之一
穿過這「四國八十八箇所お砂踏み靈石」就快到本堂
地上共八十八塊磚石代表四國八十八箇所
腳踩每一塊假裝完成四國遍路的概念
往本堂的參道湧現人潮,到這裡才有初詣的摩肩擦踵感
管制人數所以排隊等候進入本堂
登上本堂,人好多啊
本堂一說為1592年由豐臣秀吉重修,一說為1602年由秀賴重修,目前尚無定論,江戶時期1746年再建,
昭和26年(1951年)因漏電導致大火燒毀,目前所見為昭和33年(1958年)重建
在七福神中,毘沙門天被奉為最能助人實現生意興隆、財運亨通、開運招福、心想事成的福神
從本堂可飽覽大和平原優美風光
看到這裡和長野善光寺一樣有「戒壇巡り」,當然要體驗
長野善光寺「戒壇巡り」遊記在此
本堂下方供奉平安後期真言宗高僧覚鑁上人所獻納的如意寶珠,
所謂「戒壇巡り」就是在本堂下方60公尺完全漆黑迴廊中摸黑前進參拜佛像,如果能觸摸到牆上如意寶珠的鎖,
即可獲得本尊保佑實現心願
本堂下面完完全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比善光寺更黑
牆上亂摸一通,實在不確定有沒有摸到這樣的鎖
拜完毘沙門天、走完戒壇巡り、賞罷大和平原美景,初詣即將進入尾聲要離開本堂了
已經下午三點還有很長隊伍等著進本堂
這麼多人排隊等候進入信貴山塔頭之一「千手院」,我們當然pass
據說走入虎口可消災解厄
裡面也是黑漆嗎烏但有微弱燈光,只想趕快走完所以只注意牆上掛著繪馬
看到這個我眼睛一亮,哇!第一次看到
朝護孫子寺也是役行者靈蹟札所(與修驗道始祖役行者有淵源的三十六寺社之一),所以有役行者護摩火供儀式
來段影片身歷其境
朝護孫子寺的小寺院不少,無法一一參拜
冬天太陽下山得早,才三點半天色已經開始暗了
山門木雕獅
御朱印
御守
一定要吃的名物:虎饅頭
在朝護孫子寺待了將近三小時,目不暇給毫無冷場,除了有撫慰人心的神佛,更是登高望遠的好去處,值得一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