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長屋王子佛偈
奈良,古稱大和國,一千多年前飛鳥、奈良時代,來自隋唐的佛教文化在此投下巨大影響而成為日本政經中心,不論藝術、建築、思想皆淬煉出深具國際色彩的豐富內涵,時至今日仍俯拾可見。加上魄力十足的古墳、比京都更古老的都城─平城京,如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所言,即使相隔千年時空,在同一片穹蒼同一抹風月下,奈良這幅浩瀚繪卷更能呈現日出處之國的氣魄與深遠佛境,總令人低迴不已。
2017年農曆新年特別安排奈良三日遊,所到之處有:第一天西之京的藥師寺、唐招提寺、平城宮跡;第二天飛鳥地區的石舞台、岡寺、高松塚;第三天斑鳩地區的法隆寺,與奈良公園東大寺、春日大社。
西之京位於平城京之西、奈良市西部地區而有此名。這一帶古寺遍佈,最有名的當然是「藥師寺」「唐招提寺」兩座世界遺產。我們在奈良車站旁巴士站買500円的「奈良公園・西の京世界遺産一日券」,這天就靠這張票券遊藥師寺、唐招提寺、平城宮跡。
500円的「奈良公園・西の京世界遺産一日券」,使用範圍在奈良公園・西の京
在JR奈良站東口6號月台搭車
從JR奈良站東口6番月台搭往六条山的奈良巴士,約20分鐘後在薬師寺站下車,走進一片民宅中,沒多久即可看到薬師寺北側入口「與樂門」。
西元680年飛鳥時期,天武天皇為了祈禱皇后疾病早日痊癒,在當時首都藤原京(橿原市)建造藥師寺,718年隨著遷都平城京搬遷至西之京現址。當時為南都七大寺之一(興福寺、東大寺、西大寺、藥師寺、元興寺、大安寺、法隆寺、),宏偉華麗的寺院群更被譽為陸上龍宮城(龍宮造)。千年來歷經天災人禍,尤其西元1528年戰火更使伽藍付之一炬,只有東塔、東院堂及佛像們逃過劫難,之後不斷以原貌為標準重建與修復。現今藥師寺境內有「白鳳伽藍」「玄狀三藏院伽藍」兩大部分,兩大伽藍間是「寫經道場」。雖然早已知道東塔和食堂還在整修中,光看大講堂、金堂、西塔、迴廊、中門等壯觀建築,已深受震撼。
北側入口「與樂門」,來之前已知道東塔和食堂都在整修中
1998年以「古都奈良の文化財」的一員登錄世界遺産
宗派為法相宗大本山
千年來歷經天災人禍,不斷以原貌為標準重建與修復
金堂與左右的東西兩巨大三重塔是奈良知名地標之一,國寶東塔是奈良時期原建築,目前以覆屋蓋住維修中,
預計平成32年(2020)6月才完成,金堂與西塔都在1528年戰火燒毀,現代才陸續重建完成
白鳳樣式的金堂是1976年重建
金堂內安置薬師寺本尊:國寶「銅造薬師如来及両脇侍像3躯」,飛鳥後期(白鳳期)—奈良時代(7-8世紀)作品,
當時最高傑作
後方西塔重建於1981年,依照傳統樣式與技法再建
大講堂,天禄4年(973年)火災燒毀,2003年再建,是伽藍最大建造物
東院堂,國寶,奈良養老年間(717-724年)建立,973年火災燒毀,現在建物是鎌倉時代(1285年)重建,
建築風格明顯受到鎌倉時期禪宗盛行的影響
連接東西塔的迴廊
迴廊盡頭是1984年再建的中門,再往前是南門(重文),室町時代(1512年)建築
鐘樓
玄奘三藏院伽藍,每年只有正月、盂蘭盆節、春秋期間開放,需另外購票,我們二月來無緣參拜
1991年為了紀念玄奘三蔵所建,裡面有日本畫家平山郁夫花30年製作的高2.2公尺、長49公尺巨幅壁畫
「大唐西域壁画」
看完世界遺產「藥師寺」,繼續往北漫步到另一座世界遺產「唐招提寺」,一路上有充滿歲月痕跡的石碑路標、錯落遼闊田野間的傳統民家,古意盎然,彷彿踏入時光隧道中。
日本現代詩人會津八一曾為唐招提寺寫下:「明月唐招提,柱圓垂影直,石台足跡遠,夜靜懷古時。」
唐招提寺是唐僧鑑真所建,鑑真本來在中國揚州大明寺當佛教領袖當得好好的,為了實現赴日傳戒的誓願,奮鬥十幾年,歷經5次海難渡航失敗與雙目失明打擊,即使滄海淼漫百無一至,都無法動搖他東渡傳法的決心,終於在天寶十二年(753年)第6次東渡成功抵達日本,那時他已經55歳了。鑑真在日本首次建立嚴格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軌。並在西元759年興建「唐律招提」道場作為僧人修行佛教戒律之所,招提二字源自梵文「四方」之意,是寺院別稱。當時「唐律招提」是日本佛教徒最高學府,僧人受戒前皆必須至此處學習。鑒真渡日對於日本唐化運動有非常深遠影響,除了佛教,他嫻熟醫方,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藥之祖」,極高書法造詣對日本書道亦有推波助瀾之功。
本來作為律宗研究道場的唐招提寺,境內恢宏的金堂、講堂、寶藏、鼓樓等諸伽藍是由鑒真弟子陸續興建,千年來歷盡盛衰榮枯,如今依舊可從雄偉厚實的千年堂宇、十七件國寶及二百多件重要文物一窺天平文化璀璨繁榮的風華。
抵達唐招提寺後,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逛完金堂、講堂、寶藏、鼓樓就下起傾盆大雨,鑑真和上御廟只好留待下次了。
和藥師寺一同在1998年以「古都奈良の文化財」一員登錄世界遺產
1960年以開山祖師鑒真和尚一千二百周年忌日為契機而展開寺觀復興事業,入口處的南大門即是當時依照天平樣式再建
南大門懸掛敕額為複製,八世紀製作的敕額真跡藏於講堂內
敕額「唐招提寺」是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書體寫成
金堂,國寶
穿過南大門正面看到就是金堂,是唐招提寺最具代表性建築,日本現存最大天平時期建築,也是奈良金堂唯一遺跡
屋脊上歷盡一千二百年風霜的鴟吻深具天平文化簡潔之美
金堂內供奉本尊乾漆廬舎那佛坐像,奈良時代末期、8世紀後半作,國寶
左側:講堂,鑒真說法之處,國寶,平城宮東朝集殿移築至此,奈良時代唯一留下的宮廷建築,極為貴重
右側:講堂東側矗立著寺內唯一2層建築-鼓樓,國寶,鎌倉時代建,裡面沒有太鼓而是安置鑑真從大唐帶來的佛舍利,亦有舍利殿之稱
講堂,莊嚴雄偉的木造建築,足以感受一千兩百年的歷史厚度
講堂
禮堂,重要文化財,弘安6年(1283年)由僧房改築
鼓樓、禮堂和後方經藏,經藏是早在奈良時代唐招提寺創建以前已有的校倉造倉庫,唐招提寺內最為古老建築,也是國寶
開山堂,裡面安置國寶「鑑真和上坐像」
質樸優雅的瓦簷樑柱,傳遞歷史的深度與厚實感
斑駁屋瓦見證了遙遠時代的珍貴歷史文化
飽經風霜的泥土牆看得出來年代非常久遠
泥土牆構造質樸特別
兩座世界遺產位於田野間,真難想像千年前這裡曾是政治中心
雖然下雨天候不佳,看時間還早,回旅館太可惜,決定充分利用巴士券到平城宮跡晃晃。整備中的平城宮跡就像巨大工地,到處滿布圍籬,我們僅從平城宮正門朱雀門遠眺將近800公尺外的第一次大極殿,等以後有空再好好逛吧。
平城宮正門朱雀門,1998年復元完成
從朱雀門遠眺將近1公里外的第一次大極殿(2010年復元完成)
貫穿平城宮跡內的近鐵奈良線
藥師寺買的線香
其它奈良古寺遊記:
*奈良室生寺
*奈良長谷寺
*奈良般若寺
*奈良元興寺
*奈良吉野山。奈良吉野山吉野水分神社
好用資訊:奈良交通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