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日當天,我獨自在細雨中完成淡蘭古道初體驗,這段北路「金字碑古道」深藏在鬱鬱蔥蔥山林間,踏著古樸堅固的石級,徐行在雨水潤澤的蜿蜒山徑中,大地一片清幽靜寂,只聽到腳踩枯枝落葉沙沙聲,彷彿遁入久遠前的時空,回到熙熙攘攘絡繹於途的百年前,能遠離塵囂、探索歷史浮光掠影來度過生日實在太棒了。
☆日期:2021.1.27
☆行走距離:約10.8公里
☆路線: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瑞芳-雙溪-大里線):猴硐火車站-雙溪車站
「淡蘭古道」並非單一路線,以「淡蘭百年山徑群」稱之更為完整,泛指清末到日治初期(約1800-1900年),先民往來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現今台北、基隆到宜蘭)的綿密路網,這段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承載先民拓墾的歷史足跡與共同記憶。古道依據演變與功能概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至今仍可看到不少先民留下的痕跡。日治時期後,因鐵公路開發,古道逐漸隱沒在荒煙蔓草中。近年政府與民間合作,以手作步道古法修復數條山徑,讓大家能體驗融合山海美景、歷史人文與豐富生態的古道風華。
其中北路從初期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區分為燦光寮古徑、楊廷理古徑、入蘭正道三條路徑,我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金字碑古道」屬於入蘭正道。這條猴硐一路至牡丹、雙溪的山徑為什麼叫做「金字碑」?因為途中一片雄偉山壁上題刻著碑文:「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這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冬,台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前往宜蘭巡查途經此地,見地勢雄偉險峻、山路崎嶇,且常有濃霧行路艱難,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艱辛,而題七言律詩一首。之後命人磨峭壁為碑,以篆文鐫刻其上。碑文高約240公分,寬143公分,邊框以蓮花條紋雕飾,碑額以雙龍托珠圖案襯托,據說碑文與碑龕皆貼以金箔,當地人稱「金字碑」,成為古道名稱由來。碑文字跡雖然隨年代久遠而有點模糊,大致仍然保存完整。
「金字碑古道」全程約3.4光里,皆位於蓊鬱蔥蘢的林間,雖然到最高點「探幽亭」前,一路是看不到盡頭的上坡石階與石板路,好歹健身房練半年多了,慢慢走還是游刃有餘。沿途指標也很清楚,叉路指標都有淡蘭古道雙扇蕨標誌,個人覺得這條古道很適合我這種健行菜鳥初體驗。
淡蘭古道北路分為三條路徑:燦光寮古徑、楊廷理古徑、入蘭正道,
「金字碑古道」屬於入蘭正道,是猴硐至牡丹之間的山徑
臺北車站搭乘10:04莒光號642班次出發
上午11:03抵達猴硐車站
一出站就看到貓站長
車站這張大地圖很清楚,金字碑古道在左上角
可以在車站左轉到遊客中心過橋,也可以先過橋
我選擇先走到遊客中心再過橋
先在車站上廁所免得等下古道上沒廁所
出火車站左轉,沿著柴寮路往遊客中心走,會經過隧道
約15分鐘來到遊客中心前的甕仔潭橋,遊客中心正在整修
甕仔潭橋有淡蘭古道雙扇蕨標誌,認明這記號就對了,穿過橋後取左,路口也有雙扇蕨標誌
橋邊右側的馬路直行
到這路口看到雙扇蕨標誌即右轉前行
沿著溪流走,仍下著毛毛雨
經過猴硐國小舊校區,現在是「猴硐生態教育園區」
2000年象神颱風爆發土石流,造成猴硐國小舊校區破壞與荒廢,直至2011年8月才成立「猴硐生態教育園區」
原本成立目的是希望結合在地社區,實踐友善環境的栽種方式與生活體驗
但由於對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方向,地方人士始終存在不同聲音,期望提昇功能,朝「瑞芳地方創生基地」來轉型
目前看起來有點荒廢的感覺
過猴硐國小舊校區走5分鐘再度看到雙扇蕨標誌,左叉路往大粗坑古道,金字碑古道取右,會過一座淡蘭橋(竟然忘了拍)
過淡蘭橋就來到金字碑古道登山口「天煌亭」
登山口路牌,介紹淡蘭古道北路的三條路線與入蘭正道由來
金字碑古道登山口有官方設立的石柱,拍照留念!11:50啟登
從登山口到最高點的奉憲示禁碑是很長一段的陡峭上坡山路,看了有點腳軟
幸好這天天氣涼爽,如果夏天高溫會是很大的體力挑戰
放眼依舊是看不到盡頭的上坡,就奮力爬吧
爬了15分鐘來到另一段陡坡
持續陡上階到此平台,稍微喘口氣
登山客留下的標記都很重要
一邊拍照一邊慢慢走,不至於走不動
11:50從步道口起登,12:35來到金字碑介紹牌,肉腳我慢慢走約花了45分鐘
往上行即可見峭壁上的碑文
碑文高240公分,寬143公分,邊框飾以蓮花條紋,碑額為雙龍托珠圖案,
據說當時碑文與碑龕皆貼以金箔,有的話也早已脫落
看完金字碑繼續前行
持續上坡
金字碑後續行約300公尺、12分鐘,即可到古道最高點
奉憲示禁碑(1851年)與探幽亭是金字碑古道最高點,這裡也是九份、猴硐與牡丹交界
11:50起登,13:05抵達,含拍照約75分鐘
回望來時路,陰雨天一片霧茫茫
探幽亭前的奉憲示禁碑(1851年)年代比金字碑還早
金字碑古道上除了劉明燈感慨淡蘭道艱辛、壯闊的金字碑外,探幽亭前還有一塊碑文,
此碑立於咸豐元年(1851年),因當時山民任意燒林砍伐開墾,往來旅人無蔭可棲苦於日曬,
於是三貂仕紳請命官署示憲禁止濫墾,並捐資立碑於嶺頂,被譽為台灣最早環保碑文
雖然字跡模糊不清,仍然值得駐足緬懷近200年前時空下誕生的環保標語
旁邊還有一座小土地公廟
這裡有叉路可往不厭亭,別走錯了不是這條
反而是從另一頭草叢中這條不起眼的石階下去
過最高點後就是一路下坡
約500公尺抵達102市道瑞雙公路22公里處附近,金字碑古道在此處與公路交會
一旁的告示牌可看到目前所在位置
穿過102市道可看到官方指標,循指標往下續行
下坡路
回頭看剛走的石階
這種石階雨後有點濕滑,要很小心否則會跌個狗吃屎
再度看到官方指標
已經走超過一半了,從11:50起登,到此13:50,含休息約花了2小時
這種橫木踏階走起來也很舒服,符合自然工法,踩得到泥土,充分親近大自然
原始泥土落葉步道更棒
路上偶有木椅供休息
繼續一路下行(這是回頭拍)
一路走在蓊鬱林木間相當療癒
持續往下行一段路後,前方有叉路,左手邊可到十三層保甲路往貂山古道、燦光寮古道登山口,右手邊往三貂慶雲宮,取右
叉路口也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土地公廟
官方標示往牡丹310公尺
往慶雲宮
前方依稀看到有人煙了
經過菜園
終於到終點了,11:50出發,到這裡拍這張照片時14:40,2小時50分
還要走2005公尺到牡丹車站,從這裡也可以往燦光寮古道
三貂慶雲宮,從探幽亭到這裡花了約80分鐘(天雨路滑,下坡走得比較慢)
繼續走馬路前行
現在已經少見的奉茶
燦光寮古道的官方指標是走柏油路
過這座政光一號橋,過橋後取右
政光一號橋上左前方有官方指標,往牡丹車站1710公尺;燦光寮古道1630公尺;金字碑古道295公尺
接下來沿途都有指標很清楚
經過牡丹國小
沿著牡丹溪走即可
往牡丹車站
15:25抵達牡丹車站,因為一個多小時後才有回台北的火車,決定在車站前搭社區小巴到雙溪逛逛
15:51到雙溪車站,下一班火車是16:43,還有時間逛
經過中華路轉角,這家雙溪僅存的打鐵舖已有百年歷史,依舊發出叮叮噹噹打鐵聲
老闆張莊源茂17歲開始從學徒做起,後來接手師父的打鐵舖,
即使礦業沒落帶走人潮,至今他已超過80歲高齡,還是每日上工堅守老店,
最近幾年雙溪推展觀光,打鐵舖也成為熱門景點,為老店帶來新商機
知道這家超過一甲子的海山餅店以「寒天布丁蛋糕」出名,特別來買一個
一進門,小店舖裡瀰漫熱氣蒸騰的濃郁蛋香,令人垂涎,蛋糕以寒天、麵粉與新鮮雞蛋製作,
比一般古早味蛋糕口感更綿密清爽且不會太甜,很容易就吃完一整個XD
[斯陋咖啡]是這幾年許多旅人慕名造訪的咖啡館,可惜這天沒營業
店名靈感來自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短短雙溪老街(長安街)上,曾經商店、戲院和酒家林立,盛極一時,
目前只留下1874年創立至今的百年中藥鋪「林益和堂」屹立不搖
[雙溪渡船頭遺址]
清朝時,渡船頭是淡蘭古道重要關口,當時交通船隻可通至牡丹粗坑口
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
回程再用小型船隻轉用日用品逆行上溯到頂雙溪。
長安老街渡船頭由於地利之便,使當時的雙溪成為商家林立的熱鬧大鎮,
全盛時期長安街上各式商店雲集,戲院、中藥店、米店、布莊、甚至旅館、鞋店等皆可見
老街斑駁的古牆,散發幽然恬適的氛圍
石砌老屋見證當年繁華
結束這趟淡蘭古道初體驗,踏上歸途
今年的慶生方式也很特別
☆本日行走時間:
上午9:30步行前往科技大樓站搭捷運文湖線→忠孝復興站轉捷運板南線到台北車站→10:04臺北車站莒光號642(往臺東) 搭59 分(5 個停靠站)→上午11:03抵達猴硐車站
猴硐火車站→30分鐘→天煌亭(金字碑古道登山口)→45分鐘→金字碑→12分鐘→探幽亭(三貂嶺鞍部)→80分鐘(天雨路滑,下坡走比較慢)→慶雲宮→40分鐘→牡丹火車站(含拍照、休息時間約3.5~4小時)→搭巴士往雙溪車站逛雙溪老街(也可以用走的,我偷吃步直接搭車)
待續:淡蘭古道北路:樹梅坪古道+燦光寮古道+楊廷理古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