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夜色孰來望 萬籟俱空僅月光」(明日の夜は 何国の誰か ながむらん なれし御城に 残す月かげ)--山本八重

歷經一個月籠城戰,會津城下三分之二均遭祝融焚毀,鶴城也被砲火摧殘得面目全非。主公松平容保見大勢已去,決定向新政府軍投降。開城降服當夜,山本八重仰望高懸明月,在鶴城三之丸旁白牆上刻下這首和歌,心中充滿對國破家難全,明月如故但物是人非的悲悽。

 

 

戰略地位重要的會津自古即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多次易主,使它有數個名稱,最早的鶴城是1384年由當時藩主蘆名氏所建,稱為「黑川城」,戰敗後由伊達正宗接手。小田原征伐後,黑川城由蒲生氏鄉支配,改名「會津若松城」。1593年蒲生氏鄉建造七層天守竣工,名為「鶴城」(鶴ヶ城)。之後經歷上杉景勝、加藤嘉明統治,1611年會津大地震震毀七層天守,嘉明的兒子加藤明成將天守改建為5層天守,即今日鶴城原型。

鶴城在戊辰戰爭中被砲火猛烈攻擊將近一個月,雖然損傷嚴重依然屹立不搖,不愧是難攻不落的名城。可惜1873年明治政府發布廢城令大拆各地城郭天守,鶴城也難逃被解體的命運,八重曾駐足詠歌的三之丸側牆被陸軍夷平成為連隊操練場。大正6年(1917年),若松市耆老及舊會津藩士集體請願將鶴城天守遺跡公園化以保存古蹟,1934年終於被指定為「若松城」國立史跡。在會津市民大力支援下,重建的天守於1965年落成,2006年入選日本百大名城第12座。

會津城雖然是復原天守,豐富的博物館藏和登頂遠眺的會津美景卻令人讚嘆,相當值得一遊,很推薦大家來這質樸熱情的武士之都。

今天搭順時針方向的紅色「あかべぇ」(Akabe)到鶴城,右邊是我們住了3晚的旅館

車上的按鈕設計得很雅緻

下車後往鶴城路上經過這家「上菓子司会津葵」,是以前會津藩御用點心老鋪
 

它的和果子都根據古文學如源氏物語等相關

設計精美
 

今天天氣不佳有點可惜啊

護城河

 

太鼓門

在會津市民“重建鶴城”的強烈要求和大力支持下,鶴城於1965年重建。 
重建鶴城時的重要參考資料是一張19世紀後期由一位法國人拍攝的當時鶴城的照片

會津是當時東日本戰略重地,各地名門武將匯集於此
 

我去的這年(2015年)剛好是鶴城天守閣重建50年紀念

鶴城Q版模型

這位武士大叔真是太帥了
現在的鶴城1至3樓是博物館,分別介紹會津歷史、江戶時期會津百姓生活及傳統工藝品,當然還有戊辰戰爭詳細介紹
不能拍照,大家親自來參觀囉

鶴城地下一樓曾經用來儲存糧食,主要是食鹽,因為會津地處山區食鹽十分稀少,現在設有糧庫情景展示
看到這位差點以為是真人扮演

 

4、5樓是瞭望台,這裡可將磐梯山、會津市區等美景一覽無遺

鶴城北側景色

鶴城舊表門 
 

V字形石牆是鶴城特色,為了便於升降鶴城前的箭樓而造,稱為武者走り

 

眺望鶴城的本丸廣場(江戶時代在本丸建有藩主居住與辦公的奧御殿、大小書院等建築群)


雖然陰天,會津人精神寄託—美麗的磐梯山還是清晰可見
 

博物館內還展示大河劇八重之櫻的戲服耶


鶴城東南側外觀,階梯為若松城博物館入口處

歷經戰火的難攻不落之城最後還是毀在當權者手上
 

表門(鐵門):通往本丸的正門
 

表門(鐵門)

鶴城西南角




日本百大名城之一
 

浴火重生

 

這裡景色四季都美

 

登城成功
 

城外的新島八重像

有關八重在三之丸詠歌的說明

 

arrow
arrow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