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三井寺時,正是櫻花已落入塵土化作泥的新綠時節,賞櫻人潮如潮水般退去,喧囂歸於平靜,甫自寒冬甦醒的楓葉展現清新翠綠身姿,帶來無窮活力與希望。
三井寺正式名稱為「長等山園城寺」,這座命運多舛古寺緣起,有一說是壬申之亂戰敗自縊而死的大友皇子之子大友與多王,為憑弔其父捐贈田園城邑蓋寺院,天武天皇賜名「園城」,即為園城寺。至於為何又叫三井寺,因為天智、天武、持統三天皇呱呱落地時都用這裡一池靈泉沐浴,所以稱「御井之寺」(御與三同音)。9世紀平安初期,比叡山延曆寺第5代天台座主圓珍再興園城寺,皇室、貴族、武家競相虔誠禮拜香火頂盛,當時它與東大寺、興福寺、延曆寺並列「本朝四箇大寺」。但是圓珍死後,其門徒與慈覺大師圓仁的門徒對佛教解釋互異而分裂成二派,圓珍派下山入三井寺另成「寺門派」,留在比叡山的圓仁派稱作「山門派」,自此雙方壁壘分明。歷史上兩派多次嚴重衝突加上源平爭亂、南北朝之亂等,三井寺諸伽藍皆遭受波及焚毀,幸好事後都得當權者力挺重建。
不過1595年豐臣秀吉當政時,三井寺不知何故觸怒他,他下令沒收寺領也就是廢寺,強迫將本尊等寶物移往他處,諸堂宇也強制移築,當時的金堂就被移到世仇比叡山延曆寺,成為現存延曆寺釋迦堂。直到1598年秀吉死前,八成是惟恐三井寺作祟,才下令准許再興。就因為千年來三井寺屢次重生,亦有「不死鳥之寺」雅號,現在不但是滋賀縣賞春櫻觀秋楓最具代表性景點,更是拍攝古裝影劇熱門取景地,從寺方特別製作的取景點地圖就可以知道多部大戲都曾經在這裡取景哩!
去年賞櫻之旅與三井寺緣鏗一面,今年選在櫻季盛況過後再訪,京阪電鐵三井寺站下車後,和前一年一樣沿著琵琶湖疏水道緩步而行,週遭已煥然新綠。
去年本來要去三井寺賞櫻,結果太晚到關門了,只看到此幅懾人心魄的琵琶湖疏水道美景
今年也是在三井寺站下車,琵琶湖疏水道已經換上新綠
從三井寺後門進入
淨妙坂:從後門進入要爬這段淨妙坂,共174階
淨妙坂兩旁都是楓樹,這時節的翠綠超美
手水舍池面上還漂浮著幾片櫻花哩
先來到觀音堂,這是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第十四番禮所
本尊為如意輪觀音,本堂1686年火災後,1689年再建
本尊如意輪觀音為十世紀平安時代重要文化財的秘佛,33年才開放一次
為了讓信眾一睹風采,牆上那尊仿製觀音像就是秘佛樣貌
心願成就
奉納的紙鶴
非常特別的厄除繪馬,買了繪馬後可把厄字拿下變成鏤空,就代表厄除
觀音堂前掛好幾排仏籤(おみくじ)
有一說是抽到不好的籤,把籤綁起來就可把噩運留下
觀音堂對面的百體觀音堂,裡面供奉西國33所的觀音像
遼闊的三井寺內到處可看到各式佛像
子授地藏
可以買木製小地藏供奉在此
樹上也掛著籤
落花滿春光
嫩蕊商量細細開
綠葉成陰子滿枝
春天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
通往金堂的村雲橋旁竟然有一株遲開櫻花
過村雲橋前往金堂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小庭園
金堂:國寶,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1599年再建,本尊彌勒菩薩
鐘樓(三井晩鐘)重要文化財,桃山時代(1602)建
音色優美廣為人知,是日本三大名鐘之一,也是近江八景之一,近年來還榮獲「日本最想保留的聲音百選」教待堂
萬紫千紅總是春
通往三重塔的橫橋
唐院大師堂:重要文化財,桃山時代(1598)建
唐院也捕獲一株櫻花
三重塔:重要文化財,建於南北朝時代,本來是大和國比蘇寺(據傳聖德太子開基)的東塔,
1594年豐臣秀吉移築到伏見城,1601年德川家康又移築到三井寺
看盡歷史興衰的三重塔
唐院參道與石造燈籠:充滿雅趣成為影視最熱門取景地
又繞回這株櫻花再看兩眼
滋賀的櫻花花期比關西其他地區稍晚,離開這裡應該看不到櫻花了
江戶時期蓋的護法善神堂
護法善神堂
護法善神堂
大門(仁王門): 重要文化財,室町時代(1452)建
原為天台宗古刹常樂寺(滋賀縣湖南市)大門,和前面三重塔一樣被豐臣秀吉移築到伏見城,1601年德川家康又移築到三井寺
伏見城到底是由多少文化財拼湊起來的啊!
御朱印和御守
三井寺不愧是滋賀縣知名大古剎,佔地非常遼闊,一景一物充滿雅趣,我逛了2個半小時意猶未盡,還有一些地方沒逛到哩!如果櫻花時節來,觀賞時間一定會加數倍,期望那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