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祇王寺約十分鐘腳程的常寂光寺,是一座依小倉山山腰而建的古剎,深秋時節遍地楓紅的絕美盛景,在「百人一首」和歌集裏經常被吟詠讚嘆。這一帶曾經是平安末期著名歌人藤原定家(百人一首編撰者)的山莊所在地,多年後被富商買下,1596年戰國時代,日蓮宗高僧日禎上人相中這裏的清幽,而闢為隱居修行之所,算是常寂光寺開創之始,後來富商將土地捐出,陸續興建精舍佛塔,整座常寂光寺伽藍才完備。
常寂光寺的夏日也美得詩情畫意
常寂光寺是戰國時期才建的,平家物語裏當然不會出現它的名字。不過追本溯源,還是可以扯得上關係。因為藤原定家就是在這裡搜集一百首和歌編成赫赫有名「百人一首」和歌集,而平氏雖然是武家出身,卻出了許多才華洋溢的歌人,作品都相當出色,其中平清盛的孫子平行盛還拜藤原定家為師。平氏家族被源氏滅絕後,改朝換代的鐮倉幕府視平氏一門為忌諱,出版品都不能收錄平氏家族的傑作,所以直到三十多年時過境遷後,藤原定家奉命新敕撰和歌集,才敢不避諱的以平行盛本名收錄他的和歌。
不讓秋楓專美於前,常寂光寺的夏日也美得詩情畫意。滿園綠油油的樹葉在嬌陽映照下散發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如織毯般的翠綠青苔與光影交織出無限美感。每一處角落、每一眨眼都有令人心醉神馳的如畫美景,世間煩憂在這裡消失無形,純淨的氛圍就如同寺名一樣超凡脫俗,常寂光:常者法身,法身永無生滅;寂者解脫,一切煩惱永寂;光者般若,照見諸相的智慧。我們流連忘返捨不得離去,真希望時光暫時停住...。
在遠離塵囂的嵯峨野山野間,不論是祇王寺或是常寂光寺,都是規模不大的寺院,但是管理者竭盡心力唯護寺中ㄧ草一木,以大自然和諧之美營造出人間另一處淨土,讓來訪者不但在五感上獲得嶄新體悟,也抱持更多的謙卑和感恩,是一趟可貴的心靈之旅。
茅草屋頂的仁王門
慶長年間由桃山城的客殿移築而成的本堂
放眼所及都是綠油油的樹林
參天巨木遍植寺內
以大自然和諧之美營造出人間仙境
每一處角落都有令人心醉神馳的如畫美景
夏天竟然也有紅葉
1620年建的多寶塔是重要文化財
從高處可以展望京都市區,遠方是比叡山
名歌人藤原定家的山莊遺址
有如淨土的美景讓世間煩憂在這裡消失無形